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经观察
机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罗丽宾 陈颖

 河南省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河南 平顶山    467001

摘要:本文立足我国机电行业的现状,就当前制约我国机电专业发展的问题,并以此探寻我国机电行业人才竞争力的策略,带动我国机电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快的加强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民经济;机电;职业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使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职业学校的支柱专业,但是,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为我国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机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解决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的理论问题,一门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跨接电子技术各学科的边缘学科― 机械电子学逐步在形成。“机械电子学”和“机电一体化”两个词是从不同侧面对Meohantronios 的表述:一般可以理解为“机械电子学”是一门关于机械学和电子学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设计理论及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而“机电一体化”是表明当今机械工业和机械设备的技术发展特征的一个术语。

一、         我国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电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金额已从1978年的仅6.6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约770亿美元,占整个外贸出口的近40%,说明我国的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高。“入世”后,机电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高。“入世”后,机电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外部阻力也会相应减少,这也正是“入世”后我国机电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所在。

(一)  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在职业学校中的状况

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更新速度加快,致使就业市场对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加,加之职业学校要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还有职业学校自身生存的需要,致使我国很多职业学校适应以上几点需要,增设机电专业,扩大机电专业的招生,当然,培养机电类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增加。

(二)  制约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发展的问题

1、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训设备落后

首先,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就目前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硬件建设的情况,学校的硬件建设明显滞后于制造业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的只要因素。其次,职业教育中,机电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其他类专业人才培养成本的3-5倍以上,从学校建设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国家投入的资金同步跟上还需要过程,职业学校自身对机电实训的认识及资金安排也不会完全同步,因此,造成实训设备落后。

2、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生源生源素质低

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及或高中毕业生,由于“普高热”的持续存在,再加上初中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减少,大学的扩招,使职业学校的生源锐减。特别是职业学校为了维持生存,各高职的分数线很低,中等职业学校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因此,现在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这直接导致职业学校培养的机电专业人才素质不高。

3、职业学校紧缺“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真正的能达到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需“双师型”教师,但我国现在一方面是“双师型”人数不足,即“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总数较少;另一方面是“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实践经历不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足。因此,“双师型”教师的紧缺,制约了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         促进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水平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装配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的必要条件,还是支持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当前装配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国机械制造业现代化进程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职业学校应该认识自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办好学校,为国民经济提高做出贡献。

(二)加强机电专业建设,体现职校特点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招生范围的多元化,学生的层次不一,呈现出来的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基础知识较薄弱,而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相对比较难,这样又是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显然职业学校需要在很多程度上提高专业课程建设,体现特色职业学校特点,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及在校生兴趣学习。对于职业学校之间,应该扬长避短优势发展,防止、避免职业学校之间恶性竞争,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实训硬件建设,强化实训育人

根据机电专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训硬件的建设,使之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利于“教学做”一体的实现。建设完善校内现有的实训室,争取新建社会需求的机电技能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尽量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遴选一些企业,建成一些校外实训基地,探索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培养出能与企业直接接轨的机电实用性技能人才。

(四)加强“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安排现有专职教师外出进修培训、下厂矿挂职锻炼、校内职业技能训练等手段,不断提高现有专职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企业选聘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校企互融对接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岗位技能证书对接;将企业先进生产工艺、新技术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合作企业教学资源,实现校企教学资源对接;改进校内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使校内实训教学尽量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六)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中做,做中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原理》、《车工工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职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中,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中做,做中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开展维修电工、钳工,车工、数控加工等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改造,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等。

(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和厂矿企业等,力争每年为地方企业、厂矿企业培训鉴定,如:会计证、电工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借助职业学校技术应用平台,积极开展与企业技术合作,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对机电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机电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机电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国民经济及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础,机电产业对于国家整体竞争力而言至关重要。正确的认识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现状,客观的分析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存在的问题,加快专业建设及决策实施,才能更快的加强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慧妍,罗丽宾,数控技术特点及其在我国机电产品生产领域应用前景,[J].河南科技,201401

[2] 李妍,余金旺主编,《电子技能项目教学》,[M].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7

[3] 平顶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R].项目编号:B12096

[4] 平顶山市教育教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R].项目编号:A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