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发布时间:2022-09-26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占据了我国金融业的一席之地。商业银行为了争夺需求而产生信贷业务,会有一定的风险。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也会抑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受200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的风险上。抓好信贷风险管理是促进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保证。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反措施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信用风险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风险。因此,研究信用风险,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存款绝对量呈上升趋势,但增速逐年下降。原因是银行经营活动存在信用风险,导致银行客户存款犹豫,银行存款利率下降。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不足
(1)信息技术在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不到位。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银行的管理和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子信息在发达国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三点: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信息分类、信息分析和审计。在信用风险管理中,信息库的建立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切后续活动的基础。我国电子信息系统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诸多不足,如信息收集不完整、信息处理不完整、数据分析结果存在偏差等。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
(2)信息运营技术运用不当。电子信息在银行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与人工操作相比,电子信息更加准确和高效。但是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我国商业银行在评估客户信用时,需要审核很多工作,比如企业或客户的基本信息、收支情况、社会背景等。由于信息操作技术不完善,一些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报表的形式,导致工作量增加,信用风险加大。部分商业银行信贷控制额度管理体系分析不完整,导致信贷额度存在不确定因素。
(二)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存在弊端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构分为行长、部门负责人和经理,实行分级管理。银行下设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和营业网点等。,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上呈锥形分布,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另一方面,外资合资银行的管理体制呈现长方形结构,纵向分支机构,横向部门分工合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更好地协调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下设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等分支机构过于复杂。机构设置分工不明确,各分行监管不全面,无法协调管理银行信贷业务发展。
(3)信用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不全面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一直受到信用风险的制约,客户和企业不还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争夺大客户,各大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对客户信息的审核不做细致,只是片面审核客户信息的合法性,没有对客户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调查。结果银行贷款给他们,客户由于各种内部原因无法偿还贷款,导致商业银行经济损失巨大。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时代,现代市场经济越来越依赖信息交换来推动资金和商品的流动。而银行、企业或个人需要先进行信息交换,再进行银行业务。但在实际过程中,双方在获取信息方面会存在差异,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那么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欺骗对方,导致对方决策失误,利益受损。在银行信用关系中,借款企业通常掌握借款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信息,因此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和信用缺失来骗取银行。相对而言,银行在信息上处于劣势,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增加了信用风险。
(二)政府支持本地企业。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发展,扶持当地知名企业,出面为其向银行贷款。在贷款之前,政府没有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在获得贷款后,政府不再关心企业是否偿还银行贷款或它们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最后,政府不协调双方的还贷进度。如果企业效益差,会直接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直接给银行带来负面影响。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监管对策
(一)建立并应用合理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
(1)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任何制度管理的建立都必须有规章制度来保证。信用预警系统的建立也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对于信用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数据库,预警系统的建立必须科学合理,为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保障,为信用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二)风险预测模型的用途和方法。商业银行采用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预警。比如在用因子分析进行评价的方法中,对客户的道德品质、收支能力、经营环境、保障等进行分析评价,量化各个环节的信息。最后,对信用风险的预测进行了正确的分析。
四、完善风险预警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要全面、准确的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保障。通过预警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注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对于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落实靠人,要重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注重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思想培养,使管理人员认识到信用风险对银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定期组织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系统培训。此外,优秀的信贷管理人才应该得到重用,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加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银行健康发展。
(三)提高全行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业务环节,银行全体员工自上而下自觉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在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大家都要做好事前的调查分析,加强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好事后的跟踪服务。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全体银行人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经济利益的发展。
(四)加强商业银行制度创新。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中介,应加强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注重公平、构建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了商业银行制度的创新。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信贷业务是其主要业务内容,因此如何降低信贷风险是重中之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风控,完善组织体系。
贷贷分离制度的建立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免程序的设计,基层银行的客户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和审查部门在制度上并不能完全做到客观的相互制衡和监督,仍存在大量来自上级部门或其他人的人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
(六)学习和借鉴国际银行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风险。
由于内部评级体系主要用于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等方面,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尤为重要。
(七)建立良好的信用文化。
企业文化就像人的精神,对企业起支撑作用。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因此,商业银行除了科学的组织体系、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了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需要添加良好的信用文化,这样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在银行宣传儒家诚信文化,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渗透信用文化,使银行内部员工形成以诚信为宗旨的工作态度,将失信扼杀在萌芽状态。
(八)强化政府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监管作用。
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应该以身作则,不应该仅仅为了本地企业的发展而损害银行。对于需要贷款的企业,让他们自己和银行协商,让银行评估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市场的干预。同时,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号召各部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信贷管理相关的大多数政府部门,如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只是基于各自的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信贷活动,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相互衔接。导致这种操作效率低下,部分环节责任不清,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就必须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职责、目标和内容,并明确一个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管,这样既完善了制度,又提高了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国慧.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7(02)
[2]王朝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2017(02)
[3]校飒.信用风险研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9)
[4]李蹊.交通银行XT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
[5]刘利文,王吉恒,王国荣.KMV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