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商业流通
城乡结合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思路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引言

制定和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促进城市商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解决现状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结构比例失调、业态功能雷同、同业竞争过度等问题.城乡结合地区在地理区位、消费群体、发展潜力等方面都与一般城市地区有一定差异,其商业网点布局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城乡结合地区的特征

城乡结合地区是指位于城市建成区以外,由制造业发展所驱动而形成的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且变化快速的过渡性地域类型,这类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构成的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已相当高,但产业、人口与城镇的空间集聚程度却比较低,该地区的最突出的特征是过渡性、不稳定性和动态性,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布局.

2.1  区位特征——交通相对便利的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地区多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城市的商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有一定距离,一般有一条以上高等级道路(高快速路或城市主干路)联系市区或其他城市,并配套有公共交通设施,与城区的距离约0.51.5小时车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该类地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会逐步配套完善,并与城市融为一体.

2.2  建设特征——城乡并存的混合区域

该类地区多呈现出城乡建设活动并存的混合状态:既不是单纯的城市用地,也不完全是传统的乡村地区,与城市有着不同的景观和产品,并通过产品和服务与城市发生紧密的联系.该类地区多为工业区、居住区、农村居民点、农用地等相混杂的区域,用地权属也较为复杂.

2.3  人口特征——城市外来人口的重要聚居地,消费层次与需求多样

城乡结合地区的人口构成中,外来人口占有较大比例,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人口流动性大;人口分布上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状态,规模较大的居住区较少,相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城中村或城边村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居住空间.相应的,由于人口就业、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消费需求也较为多样.

2.4  发展特征——城市新区拓展和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

在外资注入、较低廉的土地成本及优惠政策等多重刺激下,城乡结合地区往往较具发展潜力: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其成为吸引投资的重点区域和城市功能外溢的主要载体;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带动居住及配套服务业的发展,聚集大量人口并产生巨大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城乡结合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快于已基本趋于稳定状态的都市区和尚未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的农村地区.

 

3结合地区商业网点规划的几点经验小结

3.1  人均商业面积高于城市平均水平,商业发展总规模提升幅度大

一般而言,城乡结合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市区,而土地供应量相对充足,地价低于市区,大都市外围交通便捷的地段是占地较大的商业设施选址的理想区位;城郊地区的人均商业面积一般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住郊区化将导致城乡结合地区商业发展规模增速较快;所以,此类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应保持一定的超前性和弹性.

3.2  商业设施的服务半径与城区相比偏高

城乡结合地区城乡交错、人口集中度不高,公交站点及一般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通常较城区大.对一般生活性消费而言,城区多以步行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而自行车出行在城郊地区则更为适宜.因此,在商业网点规划中一般性商业网点的服务半径可比城区稍大.

3.3  商业网点的等级结构明显,呈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特征

与一般城市“市级-区级-片区级-社区级”商业中心的等级结构不同,城乡结合地区的商业网络等级结构更多的表现为“市级-社区级”两极分化的模式:一般性商业活动在社区周边完成,而高层次的消费活动集中在区域性商业中心,缺少中间层次的片区商业中心或次级中心,这是一种建立在公交支撑下的“强中心”布局形式,既能满足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又有利于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形成.

3.4  大都市的郊区型商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郊区型商业具有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和具备较大的利润空间:郊区型商业设施的场地规模大,可以容纳的商品种类多,可以缩短商品流通渠道,实现批发、零售的整合,并能有效缓解市区高峰时期的拥挤情况.目前,在国内部分大都市郊区,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场已初具规模,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郊区型商业在城乡结合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应引起重视.

3.5  交通组织便利的地段是布局物流中心的重要区域

城乡结合地区交通组织便利,在重要的交通衔接点或转换点,往往是城市物流中心布局的理想区位,在此类地区的商业网点规划中,物流中心作为重要的流通支撑要素,不仅承担本区物资的流通组织,而且往往是服务于全市乃至更大区域的重要枢纽.

3.6  农村地区的多样化商业需求应在规划中引起重视

城乡共存是城乡结合地区的重要特征,广大农村地区的商业消费需求也应纳入规划统筹考虑.常见的有城中村和一般自然村落两种类型:城中村人口密度大、消费需求多样,与周边城区融合度高,商业设施多以便利店和小型超市为主,与村民住宅相混杂,是城市商业网点的补充,也是失地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但常存在一定的卫生与安全隐患,规划上以升级改造和规范经营为主;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村落则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乡村型商业网点有特殊的要求,满足生活必需品采购、农资买卖、农副产品交易等的要求,个别地区甚至可以结合季节性特色农产品产出地设置临时性的农产品摆卖点,为大宗量的农产品交易提供短期场所,满足农村地区发展要求.

 

结语

我国发达地区大都市近郊区城乡交接地带,城市、乡村、产业园区和农业区相交错,但它所拥有的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又是一般城乡结合地区所不具备的.因此,本案例仅供具有同类特征的少数地区作参考.但乡村地区以及城乡交错地带的商业活动与消费行为,与一般城市地区的商业发展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是毋庸置疑的,对此类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对构建城乡统筹的商业网点体系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