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经观察
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在华482个企业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王珏   曹震  颜源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611130

注:(12011年度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1YJC630207

    2本文得到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的资助

 

摘要:本文基于吸收能力理论,提出了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五大影响因素:对方知识不可复制性、双方知识相关性、对方知识的隐蔽性、自身研发能力以及企业业绩。以在华的482个跨国子公司为样本,考察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知识的不可复制性和知识的隐蔽性对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有正向的显著影响;(2)知识的相关性、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企业业绩对两者知识流动关系无法确定。

关键词:东道国;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传统的跨国公司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位于母国的跨国公司总部一般是知识创造的主体,知识通过自上而下的流动传播到海外子公司。随着国际竞争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跨国子公司的角色也正发生着根本的转变:从知识与技术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贡献者。由于知识流动地理局限性,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较远距离的知识流动受到一定阻碍,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更为直接(Jaffe et al., 1993; Audretsch and Feldman, 1996; Branstetter, 2001; Keller, 2002)。跨国子公司创造性地吸收和利用东道国的知识,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提高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重要部分(薛求知等,2005)。

笔者基于组织吸收能力理论以及创新溢出理论构建了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在华482家跨国子公司的研究进一步考察了这些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这样的分析将有助于理解影响跨国子公司知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以期对跨国子公司有效利用东道国资源有所启示,以指导本土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本文以CohenLevinthal1990),LaneLubatkin1998)的吸收能力理论以及Roger1995)的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建立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根据吸收能力理论,知识流动的过程也是相互吸收对方知识的过程,知识流动是否具有意义取决于双方对流出的知识的吸收、利用程度,企业的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评估、吸收、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的过程分为知识价值的评估、知识的吸收、知识的应用,每个过程均影响知识流动,因此,影响这三个过程的因素便是我们选择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

根据Roger1995)的创新扩散理论,一项成功的创新需要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以及可观察性。相对优势是判断该项创新对企业主观来说是否具有优势;相容性是判断一项创新对企业目前经营、价值观等是否符合;复杂性是该项创新被理解或使用的难以程度;可试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可被实验、研究的可能性;可观察性是可看到该项创新可被预见的结果。其中,相对优势和相容性是对知识价值的评估,复杂性和可试性决定了知识吸收的程度,可观察性是判断知识流动所产生的结果。因此,这五项特性能够分别影响知识价值的评估、知识的吸收以及知识的应用,从而影响知识流动。

1. 知识价值的评估与知识流动

不同来源的知识其价值是有差异的(Barney, 1991),一个企业的知识价值越高,这种知识对其他企业越有吸引力(Guptal, Govindarajan, 2000)。因此,判断知识是否具有价值的要素便是创新溢出理论提到的相对优势与相容性。

一项创新的相对优势越大,它被采用的速率越快、程度越高(Roger, 1995)。知识是否具有不可复制性可衡量知识的相对优势,即不可复制性越强的知识,相对优势越大,知识流动程度也越高(Guptal, Govindarajan, 2000)。知识的相容性是指外来知识与企业自身经营内容的相关性,二者不相容性越强,知识流动的程度和速度越小Roger1995)。因此,有价值的知识应该具备以下两点:不可复制性;与本公司经营内容相关性。

假设1:对方知识不可复制性越强,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程度越高。

假设2:对方知识与自身相关性越强,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程度越高。

2. 知识的吸收与知识流动

Krone (1987)提出的交流理论中,知识的流动渠道决定了知识的吸收程度。知识流动主体包括发送者和接收者,两个主体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渠道的有效性。企业都会保护自身知识不被他人吸收(Polanyi, 1967; NelsonWinter, 1982),即知识的隐蔽性造成知识被理解或使用难度。一般来说,即使有意愿要从对方吸收有价值知识,真正的有效吸收必然低于意愿吸收。

对接收者来说,是要能够有效的对外来知识进行吸收并进行实验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即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全融合为自身的部分。是否能够减少知识的隐蔽性所带来的吸收的时间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与企业研发能力有密切关系,企业研发能力越强,越能够快速的将对方知识高效利用(Cohen Levinthal, 1990)。因此,知识的吸收程度由知识的隐蔽性及接收企业的研发能力决定。

假设3:对方知识的隐蔽性越强,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程度越低。

假设4: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程度越高。

3. 知识的应用与知识流动

知识的应用就是创新的结果,即可观察性的结果,一个企业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最终表现在其生产和经营层面。在这一指标的选择上,本文以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OLI)中的所有权优势理论为依据,选择企业业绩表现衡量知识吸收过程中的应用程度。根据上述理论,企业耗费大量成本进行知识流动目的是希望从中受益,体现在企业的业绩表现上,因此,知识流动的应用成果体现为企业的业绩表现。

假设5:企业业绩表现越好,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程度越高。

当然,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还涉及一些其它方面,如东道国的R&D 密度、政治动荡、市场准入、税率等因素。同时也涉及到一些非经济因素,如政治、语言、文化、地理等因素。但由于有的数据无法取得,有的因素计量测度有困难,加之本研究主要以组织间吸收能力理论以及创新溢出理论作为基础,与知识流动理论结合,选择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因此,文中没有引入上述变量。

三、研究方法

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在华的跨国子公司数据。笔者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北京、重庆、江苏政府机构进行注册的跨国公司中,选取了1223家企业作为样本。为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调查问卷的设计、对所收集数据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Saunders2003),笔者将调查问卷初稿发放给14家外企的高级经理人进行预调研。确认问卷后采用邮寄的方式对1223家企业邮寄了调查问卷,有493家企业发放,最终有效回收率为40.3%

在回收问卷中,205 (41.6%) 执行总裁,188 (38.1%)财务总监,剩下的100(20.3%)是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另外,样本企业可归类为30个领域:发动机、轮船、飞机制造、IT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食品、饮料、服装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Jarillo & Martinez(1990)将跨国子公司定义为外资控股在50%上的企业,有369家企业符合这一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四条(2001年修正版)中“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有另外113家企业可纳入到样本中,这样,样本数量为482个。

2. 变量的测量

对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知识的不可复制性、知识的相关性、知识的隐蔽性、研发能力和企业业绩的测量,均参考和借鉴现有的量表。其中每个题项以5点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表示。(如表1所示)

1:变量描述

 

代码

变量描述

因变量:

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

A1

当地合作伙伴在产品生产上给予的帮助程度

A2

当地合作伙伴在管理上给予的帮助程度

A3

当地合作伙伴在技术与科研上给予的帮助程度

A4

当地合作伙伴在市场营销上给予的帮助程度

自变量

知识的不可复制性

X1

全职员工数量

知识的相关性

X2

企业引进当地专利数

知识的隐蔽性

X3

当地企业或机构是否愿意进行帮助

研发能力

X4

研发人员数量

研发投入

企业效益

X5

资产回报率

股本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

对过去几年的总体绩效满意程度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将模型设定为:

1.       实证结果

1)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对多个指标衡量的变量进行因子合并,包括A1-A4x4x5.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其 KMO值均大于0.6,同时sig.值均小于0.05,因子分析有效。A1-A4有效合并代表Y, x4有效合并为一个因子,x5也有效合并为一个因子。

2)由表2可见,知识的不可复制性与因变量呈现正相关(p<0.01);知识的相关性与因变量呈现正相关(p>0.05),关系不显著;知识隐蔽性与因变量呈现正相关(p<0.01),与原假设不符,需要进一步检验;研发能力与因变量呈现正相关(p<0.05);企业效益与因变量呈现正相关(p<0.05)。

2:回归结果

变量

模型(BETA

知识的评估

 

知识的不可复制性

0.117+

知识的相关性

-0.002

知识的吸收

 

知识的隐蔽性

-0.350***

研发能力

0.026

知识的应用

 

企业效益

0.032

R Square

0.156

Adj. R Square

0.147

F

17.412***

N=477 for the model

+=p<0.10; *p<0.005;**p<0.01;***=p<0.001

2. 实证分析

1)知识的不可复制性与知识流动正相关

实证结果支持假设1,表明:知识的不可复制性越强,知识的价值越高,知识流动的程度越高。跨国子公司如果认为东道国所掌握的知识是独特的,难以被迅速复制,才会更加主动的与东道国进行知识交流,希望从东道国环境吸收更多高价值知识,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也越强。

2)知识的相关性与知识流动关系不显著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知识相关性因素对知识流动程度影响不显著,假设2不成立。可能因为虽然企业更愿意吸收与自身经营更为相关的知识,但知识的相关性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知识流动程度。两家企业知识相关性越高,竞争可能越激烈,知识流动可能反而越低甚至不存在。因此,知识的相关性对知识流动程度的影响可能受企业之间关系、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用知识的相关性程度推断出相互的知识流动程度。

3)知识的隐蔽性与知识流动负相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方保护自身知识不被自身吸收的程度越高,知识吸收过程越受阻碍,知识流动程度越低,即支持假设3。因为一般企业花费大量成本研发技术,理所当然会想办法保护,如申请专利等措施,这一假设被数据分析结果支持,也与现实情况相符。

4企业的研发能力与知识流动关系不显著

企业的研发能力与知识流动程度影响不显著,假设4没有得到支持。原因可能有两点:a. 可能是数据本身的问题,本文数据大部分来自于重庆,重庆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低,无法显示出研发能力与知识流动之间的关系。b. 可能由于企业的研发能力与知识流动本身并无关系,或关系无法确定。比如说企业的研发能力越低,对外来新知识的渴求可能就越高,并非假设所显示研发能力越高,知识流动程度越高。

5)企业业绩与知识流动关系不显著

假设5认为企业业绩越好,企业可能在知识流动过程中收益越多,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之间知识流动程度越高。但是通过数据分析,这一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企业业绩与知识流动程度可能并无关系,或者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进行知识流动的目的并不完全是提升企业业绩,或者一时还无法体现在企业业绩层面。

五、结论与意义

    1. 结论

 跨国子公司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克服地域阻碍,传递并整合全球资源(Singh2007)。本文基于成熟的吸收能力理论选择了5个变量,提出5个假设来解释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这5大变量不仅将知识流动当作动态的、相互的过程,也考虑到了企业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变量选取比较全面,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数据分析方面,样本来自重庆、北京、江苏三省,达到482个,运用SPSS,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和变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知识的不可复制性和知识的隐蔽性对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有正向的显著影响,知识的相关性、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企业业绩对两者知识流动关系无法确定。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知识的不可复制性和知识的隐蔽性是企业的外部环境,知识的相关性、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企业业绩更多涉及企业自身情况,而前两个变量的影响显著,后三个变量影响不显著,说明知识流动程度更多的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情况,即知识流动对象的知识价值及吸收对方知识的效率。这一解释也是与实际相符合的,不论企业自身表现情况如何,企业规模如何,只要外部知识值得自己吸收并且能够有效吸收,知识流动程度就越高。

2.       意义与不足

1)从理论方面来看,现有文献都将两大知识流动体系结合起来进行讨论,鲜将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的知识流动单独细化,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加稀少。笔者以组织间吸收能力理论以及创新溢出理论作为基础,与知识流动理论结合,建立了东道国对跨国子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2)从实践方面来看,本文确定了企业外部环境对东道国与跨国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的影响,对方知识的价值越高或者吸收的壁垒越低,知识流动程度越高。因此研究结果说明跨国公司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为我国本土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样本只来自于中国三个地区,样本如果能够扩大至更多的地区,模型中不显著的因素可能会显著;其次,样本来自于跨国子公司,对中国本土企业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可能更具说服力。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增加样本量并且加入中国本土企业的调查反馈,研究结果会更加全面和完善。

 

[参考文献]

薛求知,候士军。海外子公司定位研究:从总部视角到子公司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05(4):

60—66.

Anil K. Gupta, Vijay Govindarajan. (2000). 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473-496).

Ghauri, P., & Gronhaug, K. (2002). Research methods in business studies. London: FT Prentice Hall.

Gorg, H., & Greenaway, D. (2004). Much ado about nothing? Do domestic firms really benefit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2).

Morten T. Hansen. (2002). Knowledge Networks: Explaining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Multiunit Companies. Organizational Science. 13(232-248).

Jasjit Singh. (2007). Asymmetry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between MNCs and Host Country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8(5).

Jasjit Singh. (2004).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Evidence using Patent Citation Data. Harvard BusinessSchool and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Jue Wang, Xiaming Liu, Xiaoying Li. (2009). A dual-role typology of multinational subsidiari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8 (2009) 578–591.

Paulalmeida, Anupama Phene. (2004). Subsidiaries and Knowledge Cre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NC and Host Country on Innov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 (847–864).

Peter J. Lane, Michael Lubatkin.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461-477).

Ping Deng. (2004). Outward investment by Chinese MNCs: Moti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Business Horizons, 47/3, (8-16).

Nigel Driffield, James H Love, Stefano Menghinello. (2010).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s a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Flows: Direct Evidence from Ita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41, 350–359.

Sharon F. Matusik. (2002).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rm Public and Private Knowled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457-467).

Wesley M. Cohen, Daniel A. Levinthal.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 (12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