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财经观察
「情绪消费」成新风口:零售品牌如何通过场景化陈列,撬动 “即时满足” 型购买力?
发布时间:2025-10-15 点击: 281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模式下,消费者的需求及偏好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一种名为“情绪消费”的新型消费模式逐渐浮现,已然成为零售领域备受瞩目的新增长点。

所谓情绪消费,是指消费者基于自身情绪需求而实施的消费行为。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乐意为能带来愉悦、放松、满足等情感体验的商品或服务支付费用。这一消费趋势的兴起,源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自我情感关注度的提升。在高压生活状态下,人们期望借助消费获取情绪上的慰藉与满足,追求“即时满足”。

盲盒堪称情绪消费领域的典范。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盲盒品牌火爆出圈,使盲盒从小众爱好转变为大众熟知的产品。消费者购买盲盒时,因无法预知其中具体款式而产生未知带来的惊喜与期待,这正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在。在盲盒爱好者群体中,有人热衷于集齐整套玩偶,每次开盒都如同开启一场充满期待的探索之旅;即便抽到重复款式,也丝毫不减他们对盲盒的喜爱之情。据数据显示,2023年泡泡玛特营收达63亿元,同比增长36.6%;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42.8%,足见盲盒受市场欢迎的程度。

除盲盒外,香薰市场也在情绪消费浪潮中迅速壮大。香薰产品凭借独特香气营造温馨、舒适、放松的氛围,契合人们对情绪舒缓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无论是忙碌一天后归家点燃一支香薰蜡烛享受片刻宁静,还是在办公桌上摆放一瓶无火香薰增添惬意氛围,香薰都成为人们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据Euromonitor统计,中国香氛市场近五年增速达21.78%,远高于全球市场7%的平均增幅,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在电商平台上,各类香薰产品销量持续走高,部分知名品牌产品甚至时常供不应求。

此外,解压玩具、萌系文创商品、宠物经济等领域也因情绪消费的推动而蓬勃发展。年轻人喜爱购买拳击反应球、指尖陀螺等解压玩具,在工作学习间隙通过摆弄这些小物件释放压力;萌系文创商品凭借可爱形象与丰富情感内涵吸引众多消费者,成为他们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载体;宠物经济则满足了人们对陪伴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宠物主人愿意为宠物购置各类用品、零食,并带其接受美容、医疗等服务,旨在给予宠物更好的生活,同时从与宠物相处中获得治愈感和快乐。

情绪消费的兴起,既为零售品牌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如何精准洞察消费者的情绪需求,运用场景化陈列等方式激发其购买欲望,成为零售品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场景化陈列:零售品牌的制胜法宝

在情绪消费的大环境下,场景化陈列已成为零售品牌吸引消费者、激发购买欲望的核心策略。它突破了传统商品陈列模式,不再单纯将商品整齐码放于货架之上,而是通过构建特定生活场景,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进而撬动“即时满足”型购买力。

以母婴品牌Babycare成都万象城新店为例,该店大胆创新,将育儿生活场景融入门店陈列之中,涵盖出行、喂养、毛绒玩具、孕产、礼品等五大场景,让消费者仿佛亲身参与宝宝的成长历程。在一站式喂养台,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展示了从吸奶、储奶、喂奶到辅食等全育儿周期所需产品,包括吸奶器、储奶袋、温奶器、奶瓶、围兜、消毒柜、果蔬清洁剂、餐具、餐盘及餐椅等。这种场景化陈列方式使顾客身临其境,无需事先做功课便能迅速明确所需物品。同时,在场景化展示区附近设置对应商品货架,方便顾客就近选取,有效缩短决策流程,带动关联消费。新店开业后人气旺盛,不少消费者带着孩子前来采购,充分彰显了场景化陈列的魅力与影响力。

盒马鲜生在场景化陈列方面同样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在生鲜区域,将葡萄酒与牛排、海鲜等生鲜产品组合陈列,并附上简单的配餐建议。在牛排专区,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的葡萄酒以及奔富葡萄酒被突出展示,其中拉菲葡萄酒还系上了印有“盒马鲜美生活”字样的红色领结,以6瓶一组的形式放置在牛排上方;奔富葡萄酒则与澳大利亚澳牛专区相邻陈列。这种将葡萄酒与高频消费的生鲜产品相连接的陈列方式,为消费者接触葡萄酒开辟了新途径,增加了销售机会。相关数据显示,采用此种场景化陈列后,葡萄酒销售额显著提升,顾客在购买牛排等生鲜产品时往往会顺带购买搭配的葡萄酒,实现一站式购物。

情绪与场景交融:激发即时购买行为

(一)营造情绪共鸣场景

在场景化陈列中,打造能够引发消费者情绪共鸣的场景至关重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氛围和主题,让消费者在看到陈列的瞬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

节日期间,零售品牌常围绕节日主题进行陈列布置。例如圣诞节时,超市会以红绿为主色调,摆放圣诞树、圣诞老人玩偶、彩灯等元素,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置身这样的场景中,消费者会被节日的欢乐与温馨所感染,联想到与家人朋友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光,进而更愿意购买与节日相关的商品,如圣诞礼物、节日美食等。某超市在圣诞节期间通过精心策划的节日主题陈列,巧克力、红酒等节日礼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

打造温馨的家居场景也是激发情绪共鸣的有效手段。家居卖场会按照不同房间风格(如简约现代风、欧式古典风、日式简约风等)陈列家具、装饰品、家纺等商品。消费者在参观这些场景时,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理想的家,更容易对陈列的商品产生好感并产生购买意愿。一些家居卖场还会在场景中设置柔和的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代入感,促进商品销售。

(二)优化即时需求导向的陈列布局

合理的陈列布局有助于消费者快速找到所需商品,满足其即时需求,促进即时购买。在便利店中,常用商品如饮料、零食、日用品等通常被放置在显眼且易于拿取的位置。收银台附近则会陈列口香糖、巧克力、香烟等冲动性购买商品,方便消费者在结账时顺手选购。

超市会根据商品的关联性进行陈列规划。在生鲜区,将肉类、蔬菜、水果等食材集中陈列,同时在旁边设置调味料、厨具等相关商品的展示区。消费者在挑选食材时,容易联想到烹饪所需的其他物品,从而一并购买。这种关联陈列方式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也增加了商品的销售机会。据统计,超市采用关联陈列可使商品的连带销售率提高20% - 30%。

(三)运用感官刺激强化体验效果

巧妙运用灯光、色彩、音乐等感官元素,能够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促使其产生冲动消费行为。在美妆店内,柔和的灯光可以使化妆品的色彩更加鲜艳夺目,凸显产品的质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同时,美妆店还会根据不同品牌和产品特点搭配相应的音乐和香氛,营造独特的购物氛围。例如,一些高端美妆品牌会播放舒缓优雅的音乐,散发淡雅的香气,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奢华与舒适,从而更愿意购买产品。

快闪店则常常借助独特的音乐和色彩搭配吸引消费者。某潮流品牌的快闪店以明亮的荧光色为主色调,搭配动感十足的电子音乐,营造出充满活力与时尚感的氛围。这种强烈的感官冲击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带动了商品销售。在快闪店营业期间,该品牌的销售额较平时增长了50%以上。

成功案例剖析:零售品牌的创新实践

(一)美妆品牌:科技赋能美学体验

美妆品牌在场景化陈列方面实现了科技与美学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植村秀中国首家旗舰店在深圳福田中洲湾C Future City盛大开业,该旗舰店以“妆”“色”“秀”“美”为主题,将两层空间划分为四个创意互动和美妆交流区。其中,“美”这一区域数字化特征尤为明显,配备了虚拟试妆技术。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由AI生成的面部分析报告以及专属美妆推荐。这项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无需实际试用化妆品就能快速、准确地预览不同妆容效果,极大地提升了购物效率和体验感。数据显示,使用虚拟试妆技术的消费者购买转化率比未使用的消费者高出25%。

花西子的西湖隐园店则将东方美学演绎到了极致。这家位于杭州西湖畔的店铺,由立品负责空间、互动装置及整体陈列道具的设计,与花西子多个部门组成共创团队,围绕品牌的东方文化基因进行创新表达。花西子的黛色源自传统画眉矿石颜料,品牌LOGO提取自中国园林轩窗元素,视觉符号“并蒂莲”寓意古今双生。这些元素经过筛选和转译后应用于店内各个角落,与品牌视觉形象一脉相承。消费者步入店内,宛如置身于一座东方园林之中,在欣赏美妆产品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自开业以来,西湖隐园店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促进了产品销售。

(二)零食品牌:构建社交化第三空间

零食品牌通过打造多维度社交场景,营造有温度的第三空间,让消费者在品尝零食的同时满足社交需求。

良品铺子的“零食王国”店是其全国最大的门店,面积达1200平方米,汇聚了主品牌、旗下子品牌及孵化的零食连锁品牌的3000余款产品。该店横向分为设计零食王国板块、国际零食板块、咖啡休息板块、儿童板块、体验打卡板块等十一大板块;纵向则划分为儿童零食区域、成人零食区域和高空造型区域。店内创新性地设置了儿童专区,不仅提供专为儿童定制的零食,还配备了适合孩子们游玩和休息的空间,且货架高度充分考虑孩童身高因素进行设计。此外,在咖啡休息板块,人们可以点一杯咖啡悠然休憩,享受惬意时光。“零食王国”店已超越传统零食店的功能定位,更加注重提供增值服务和优质空间体验,成功打造出集逛、购、休、玩于一体的“第三空间”。自开业以来,该店客流量持续增长,销售额大幅攀升,成为良品铺子的一张亮丽名片。

零食很忙概念店以“去城市化”为主题,将户外元素巧妙融入门店空间。店内设置了露营风休息区,配备木质桌椅、绿植、露营灯等元素,营造出轻松惬意的户外氛围。消费者可以在此品尝零食、休息聊天,享受别样的购物体验。此外,零食很忙还会定期在店内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零食分享会、亲子DIY活动等,增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品牌粘性。这种创新的场景化陈列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使零食很忙在竞争激烈的零食市场中脱颖而出。

应对挑战:持续创新求发展

尽管场景化陈列为零售品牌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成本控制是零售品牌在推行场景化陈列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场景化陈列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采购特殊的陈列道具、进行店铺装修改造、设计制作精美的宣传物料等。这些成本的增加可能会给品牌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品牌而言,成本控制更为关键。

为应对成本挑战,零售品牌可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例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合理规划陈列空间布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利用低成本材料和道具打造场景效果,如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体现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陈列效果评估也是场景化陈列中的难点所在。如何准确衡量场景化陈列对销售业绩、品牌形象塑造、顾客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是一个复杂问题。传统的销售数据统计方法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场景化陈列的实际效果,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为此,零售品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陈列效果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和指标。除了关注销售额、销售量等传统数据外,还应通过问卷调查、顾客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收集消费者对陈列的反馈意见,深入了解他们的购物体验和需求。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消费者的行为数据,分析其在店铺内的停留时间、行走路线、关注商品的时间等信息,从而更精准地评估陈列效果。

持续创新是零售品牌在场景化陈列领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零售品牌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陈列方式和技术应用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陈列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消费者数据,零售品牌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消费场景等信息,从而实现精准陈列。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调整商品陈列和推荐策略以提高商品的曝光率和销售转化率。例如某服装品牌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夏季周末下午年轻女性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轻薄透气的连衣裙和凉鞋于是在该时段将这些相关商品陈列在店铺显眼位置并搭配相应配饰进行展示取得了显著的销售增长效果。

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也为场景化陈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零售品牌可以利用AR技术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商品即可在屏幕上呈现商品的3D模型和使用场景实现虚拟试穿、虚拟试用等功能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感;VR技术则可以打造沉浸式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仿佛置身于虚拟商场或店铺中自由浏览和选购商品提高购买意愿和决策效率。例如某家居品牌利用V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虚拟样板间体验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选择家具款式、颜色和布局提前感受家居装修后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决策效率。

此外零售品牌还可以结合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渠道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化营销活动。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与场景化陈列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故事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互动引导他们到线下店铺进行体验和购买;利用直播带货形式实时展示场景化陈列的商品和购物氛围解答消费者疑问促进商品销售。例如某美妆品牌在直播中主播在精心打造的美妆场景中展示各种化妆品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与观众进行互动推荐相关商品直播结束后该品牌线上线下销售额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情绪消费时代的到来为零售品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场景化陈列零售品牌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情绪共鸣满足他们的即时满足需求从而撬动“即时满足”型购买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零售品牌也需清醒认识到所面临的挑战如成本控制、陈列效果评估等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