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新形态,消费大变局
曾几何时,超市于我们而言,是货架林立、堆满生活物资的购物场所。每次走进超市,脑海里都是按清单采买食材的场景,新鲜的蔬菜、水果被仔细挑选放入购物篮,肉类在冷柜中等待被带走,结账后匆匆回家开启繁琐的烹饪流程。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场景悄然改变。如今踏入超市,除了购物区的熙熙攘攘,更吸引人的是那弥漫着诱人香气的餐饮区。海鲜区旁,厨师熟练地处理着刚捞出的活虾活蟹,不一会儿,清蒸、辣炒等不同做法的海鲜大餐就端上了食客的餐桌;熟食区里,现烤的面包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包子让人忍不住驻足;还有那档口的炒菜,荤素搭配、品类丰富,如同小饭馆一般,食客们可以直接在超市内大快朵颐 。
这一转变,在 2025 年显得尤为突出,一场超市餐超革命正席卷而来。盒马作为这场变革的先锋,数据最为亮眼:3R(即烹、即热、即食)产品占比超 40%,客单价涨 23% 。这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整个超市行业商业模式的重塑,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巨大变迁。
餐超一体化,趋势正当时
2025 年,超市行业正见证着餐超一体化趋势的全面爆发,这不再是个别企业的试水之举,而是整个行业寻求突破与转型的集体行动 。永辉超市在历经战略调整后,重新聚焦 “超市 + 餐饮” 模式,其社区食堂以平价、新鲜的菜品吸引了大量周边居民,让超市从单纯的购物场所变成了日常用餐的热门选择,不仅为消费者节省了外出寻觅餐馆的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班族和社区居民的就餐难题。
盒马则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与数字化运营能力,不断拓展 3R 产品版图。从一日三餐到下午茶、夜宵,盒马的 3R 产品一应俱全,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还是慵懒的周末,消费者都能在盒马找到适合自己的便捷美食。同时,盒马在门店内设置的餐饮区,现场烹饪、香气四溢,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让逛超市成为一种享受。
除了永辉和盒马,山姆会员店凭借高品质的商品和独特的会员服务,在餐超一体化领域也有独特的优势,其烘焙区的现烤面包、蛋糕,以及餐饮区的美式快餐,深受会员喜爱;Ole 精品超市则以精致的轻食简餐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生活的白领,成为他们工作日午餐和下午茶的 “天选食堂” 。这些头部企业的积极探索,让 “超市 + 餐饮” 模式成为行业焦点,吸引着更多企业加入这场变革浪潮。
盒马 3R 崛起,客单价攀升
3R 产品的突出表现
在盒马的众多变革举措中,3R 产品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其涵盖即烹、即热、即食三大品类,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饮食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盒马 3R 产品占比超 40%,已然成为门店商品结构的重要支柱 。在即食领域,盒马工坊的鲜食产品琳琅满目,寿司、沙拉、便当等,满足了上班族在忙碌工作日的快速用餐需求,其中,招牌的三文鱼寿司套餐,每日销量可达数千份,新鲜的三文鱼搭配软糯的米饭,再加上特制的酱料,深受消费者喜爱,常常在晚餐时段就被抢购一空。
即烹产品同样表现出色,与知名餐饮品牌合作推出的预制菜,还原了餐厅级别的美味,却只需简单烹饪即可上桌。像与西贝联合开发的 “蒙古牛大骨” 预制菜,凭借浓郁的肉香、鲜嫩的肉质和丰富的骨髓,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单月销量突破 10 万份 ,成为家庭聚餐、朋友聚会时的热门选择。消费者只需将其放入锅中加热,再撒上些许葱花、香菜,一道硬菜就轻松完成。
即热产品则为那些追求便捷的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波炉、空气炸锅 “叮” 一下就能享用。比如自热火锅,丰富的食材搭配鲜香的锅底,无论是在办公室加班,还是户外旅行,都能随时随地享受火锅的快乐,月销量也稳定在数万份。
客单价增长的显著成果
随着 3R 产品的热销,盒马的客单价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涨幅达到 23% 。这一增长背后,3R 产品功不可没。3R 产品的价格相对传统生鲜食材更高,其附加值不仅体现在食材本身,更在于节省的时间成本和提供的便捷服务 。一份即食的海鲜拼盘,价格可能是单独购买海鲜食材的 1.5 - 2 倍,但消费者省去了处理海鲜的繁琐步骤,还能即刻品尝到美味,自然愿意为之买单。
消费者在购买 3R 产品时,往往会搭配其他商品,如饮料、酒水、主食等,进一步带动了客单价的提升。购买一份即烹的牛排套餐,消费者可能会顺手挑选一瓶红酒、一份意面和一些配菜,使得单次购物金额大幅增加。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不仅为盒马带来了更高的销售额,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和便捷消费的追求 。
多维度优势,推动变革进程
满足多元需求
餐超一体化模式的兴起,核心在于其精准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实现了一站式购物与用餐的完美融合 。对于家庭消费者而言,周末逛超市不再只是单调的食材采购,而是一场全家参与的美食探索之旅。一家人可以在生鲜区挑选新鲜的食材,为晚餐做准备,同时在餐饮区品尝特色小吃、购买现做的熟食,解决当下的用餐需求 。像盒马鲜生的周末人气就格外旺盛,家长带着孩子挑选水果、海鲜的同时,孩子们会被现场烤制的披萨、香喷喷的烤鸡所吸引,一家人在超市里既能享受购物的乐趣,又能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
上班族则是在忙碌的工作日,充分利用超市的餐饮服务解决午餐、晚餐难题 。午休时间,他们可以走进 Ole 精品超市,在轻食简餐区搭配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有新鲜的蔬菜沙拉、香嫩的煎牛排和精致的小甜品,再配上一杯现磨咖啡,快速又惬意地享受午餐时光,节省了外出寻觅餐厅和等待上菜的时间 。下班后,如果不想回家做饭,盒马的即食区便是他们的 “救星”,寿司、便当、热菜等应有尽有,直接打包回家,简单加热即可享用,完美契合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
提升消费体验
在消费体验方面,超市提供的现场烹饪、舒适就餐环境等服务,带来了新鲜、参与、信任的独特体验感,这是预制菜难以比拟的 。现场烹饪的 “锅气” 是超市餐饮区的一大亮点,当消费者亲眼目睹厨师将新鲜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那种对美食的期待和对食材新鲜度的直观感受是预制菜无法给予的 。在盒马的海鲜加工区,活蹦乱跳的螃蟹、虾被挑选后,厨师熟练地进行清洗、烹饪,清蒸、香辣等不同做法满足不同口味需求,短短十几分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海鲜大餐就端上了桌,鲜嫩的肉质、鲜美的汤汁,每一口都充满了 “鲜” 味 。
消费者在超市餐饮区用餐,还能享受到舒适的就餐环境 。宽敞明亮的空间、整洁的桌椅、贴心的餐具准备,让用餐变得更加惬意 。一些超市还设置了儿童游乐区,方便家长在用餐时照顾孩子,提升了全家的购物和用餐体验 。而且,超市餐饮区的食材直接来自超市的零售区,消费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食材的来源和品质,这种透明化的操作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相比之下,预制菜的加工过程相对 “隐蔽”,消费者对其食材新鲜度和制作过程存在诸多疑虑 。
创造协同效应
从商业运营角度来看,餐饮与零售业务的协同效应显著 。餐饮区的人气能够有效带动零售商品的销售,形成消费闭环 。在物美超市,许多顾客是冲着其特色的 “肉蛋堡” 等美食而来,在用餐过程中,他们会被周围琳琅满目的零售商品所吸引,顺手购买一些饮料、零食、日用品等,使得零售区的销售额随之增长 。据统计,引入餐饮服务后,超市用餐时段客流量提升 15% - 20%,顾客停留时间延长 30% ,客单价也有明显提升 。
共享供应链也是餐超一体化模式的一大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以盒马为例,其餐饮区和零售区的食材同源,通过强大的产地直采能力,不仅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还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 。同时,在仓储、物流等环节,餐饮与零售业务也实现了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了成本结构 。这种协同效应使得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 。
发展遇阻碍,挑战待突破
成本难题
尽管餐超一体化模式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当其冲的便是成本难题,这一问题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考验着企业的运营能力 。人员成本高是成本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熟食技工为例,他们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普通超市员工 。相关数据显示,2025 年,熟食技工月薪多在 3000 - 6000 元之间,年薪约 4 - 7 万元 ,这一薪资水平比普通店员高出 20% - 30% 。除了薪资,员工的培训成本也不容忽视,为了提升员工的烹饪技能和服务水平,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培训 。
食材损耗也是成本增加的关键因素 。超市餐饮区的食材多为新鲜的生鲜产品,保质期短,易损耗 。据统计,超市餐饮区的食材损耗率平均在 8% - 10% ,若遇上销售淡季或突发情况,损耗率可能更高 。在夏季高温时期,蔬菜、水果等食材的保鲜难度加大,损耗率可能会攀升至 15% 左右 。这些损耗不仅造成了食材的浪费,也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
标准化困境
产品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是餐超一体化模式面临的又一挑战 。在追求产品品质和口感一致性的同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非易事 。对于一些手工现制的产品,如面包、包子等,虽然凭借独特的口感吸引了消费者,但由于依赖厨师个人技艺,难以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一位经验丰富的面包师傅制作的面包,可能在口感、外形上独具特色,但当需要大量供应时,不同师傅制作的面包很难保证完全一致 。这种依赖个人经验的生产模式,与西式快餐高度标准化的体系形成鲜明对比,限制了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和复制 。
区域零售商在产品迭代方面也面临困境 。餐超一体化模式需要不断推出新品,以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但区域零售商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往往难以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相比之下,大型连锁企业虽具备研发能力,但复杂的组织层级和较低的执行效率,常常使得标准化产品在落地过程中出现偏差,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
口味适配问题
区域口味差异是影响餐超一体化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差异巨大 。南方地区偏爱清淡、甜口的食物,像广东的肠粉,以细腻的米浆皮搭配鲜美的汤汁和配菜,口感爽滑、味道清甜;而北方地区则更倾向于咸香、重口味的美食,比如东北的炖菜,食材丰富,调味浓郁,满满一锅炖出的是家的温暖和满足 。这种口味差异使得超市在推出餐饮产品时,很难做到全国统一,需要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口味调整 。
若不能充分考虑区域口味差异,产品很可能在某些地区遭遇市场冷遇 。一些超市在全国推广统一配方的熟食产品,在南方部分城市销量不佳,因为其口味对于当地消费者来说过于油腻、厚重 。这不仅导致产品滞销,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口碑 。因此,如何精准把握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开发出适配各地市场的餐饮产品,是餐超一体化模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未来新展望,模式再升级
数字化赋能
展望未来,超市餐超一体化模式将在数字化的道路上持续深耕 。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运营将成为常态,APP 点餐、配送服务将更加普及和完善 。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轻松点击,就能完成点餐流程,享受送货上门的便捷服务 。盒马 APP 除了提供丰富的 3R 产品选择,还能根据消费者的历史购买记录,精准推荐符合口味和需求的美食,实现 “私人定制” 式的购物体验。
数据分析也将在超市运营中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对消费者购买数据的深度挖掘,超市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购买频率、消费时段等信息,从而优化商品采购和陈列 。如果数据分析显示某区域消费者在晚餐时段对即食意面的需求量较大,超市就可以在该时段增加意面的补货量,并将其放置在显眼位置,提高销售效率。
供应链优化
供应链优化也是餐超一体化模式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强供应链建设,实现食材直采是降低成本、保证品质的关键举措 。山姆凭借其强大的全球采购网络,直接从优质产地采购各类食材,像其采购的智利车厘子,从源头把控品质,以新鲜、饱满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奥乐齐则通过本土化采购,与江苏、浙江等地 400 多家本土供应商合作,本土化采购比例达到 80%,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新鲜、实惠的食材。
超市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品,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一些超市与知名食品企业合作,推出独家的预制菜产品,融合双方的优势,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美味体验 。
个性化服务
根据不同客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成为超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家庭客群,超市可以提供定制套餐,根据家庭人数、口味偏好等因素,搭配营养均衡、丰富多样的食材和餐饮产品 。在周末,为家庭提供包含牛排、蔬菜、水果、甜点的 “家庭欢聚套餐”,满足一家人的用餐需求。
对于上班族,快捷简餐将是服务重点 。提供更丰富的早餐选择,如三明治、酸奶、咖啡等,方便上班族在上班途中快速购买;午餐和晚餐则推出更多种类的即食快餐,像宫保鸡丁盖饭、黑椒牛柳意面等,搭配新鲜的蔬菜沙拉和汤品,让上班族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享受到美味、健康的饮食。
变革正当时,未来已到来
2025 年这场从 “买食材” 到 “吃食堂” 的超市餐超革命,已然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盒马 3R 产品的亮眼成绩,以及众多超市在餐超一体化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展现出这一模式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 。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成本、标准化、口味适配等诸多挑战,但随着数字化赋能、供应链优化和个性化服务等策略的推进,这些难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未来,超市将不再只是简单的购物场所,而是集购物、用餐、社交、休闲于一体的生活服务中心 。它将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更加便捷、多元、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
作为消费者,我们既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不妨在下次逛超市时,多留意那些 3R 产品,体验现场烹饪的美味,感受超市的新变化 。相信在市场需求的驱动和企业的创新努力下,超市餐超一体化模式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