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财经观察
海澜之家:从“男人的衣柜”到多元时尚帝国的蜕变之路
发布时间:2025-10-26 点击: 266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海澜之家:从“男人的衣柜”到多元时尚帝国的蜕变之路.png

海澜之家的故事始于 1988 年,创始人周建平怀揣着对服装行业的热忱与独特见解,踏上了创业之旅。彼时,服装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各类品牌百花齐放,但缺乏具有规模化和影响力的本土男装品牌。周建平从一家小型毛纺厂起步,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开启了海澜之家的传奇征程。

1991 年,在粗纺业务发展如日中天之时,周建平却做出了一个令众人诧异的决定 —— 淘汰粗纺,进军精纺。这个决策在当时颇具风险,但也正是这个前瞻性的选择,为海澜之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的五年间,海澜之家在精纺领域潜心钻研,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逐渐在毛纺行业崭露头角,掀起了毛纺革命的新浪潮 。

2002 年,是海澜之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海澜之家从生产型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管理型企业,并推出了自有品牌 “海澜之家”。这一转型举措,标志着海澜之家正式进军男装零售市场。同年 9 月,海澜之家第一家门店在南京中山北路盛大开业,其首创的自选式购衣模式,打破了传统男装销售模式的束缚,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也为中国服装营销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种创新的模式,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自由地挑选心仪的服装,极大地提升了购物的便捷性和愉悦感,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

此后,海澜之家开启了快速扩张之路。凭借着优质的产品、亲民的价格以及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海澜之家的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在扩张过程中,海澜之家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通过统一的店面装修、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同时,海澜之家积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了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了产品的及时供应和品质稳定 。

2014 年 4 月,海澜之家成功重组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使其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的龙头股。上市后的海澜之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加大了在品牌推广、渠道拓展、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海澜之家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

从 2015 年至 2020 年,海澜之家连续 6 年蝉联《胡润品牌榜》第一,这无疑是对其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的高度认可。在这期间,海澜之家持续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潮流的新产品,同时加强品牌营销和推广,邀请知名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海澜之家在男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攀升,至 2024 年,已连续 11 年保持中国男装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 年市场占有率为 5%) 。

多元化版图扩张之路

在稳固男装市场地位后,海澜之家并未故步自封,而是积极向多元化领域进军,通过自主孵化和收购等形式,拓展到女装、童装、运动装等多个品类,构建起庞大且多元的品牌矩阵 。

2017 年,海澜之家推出了专为都市新青年打造的快时尚男女装品牌 —— 黑鲸 。黑鲸定位年轻消费群体,产品涵盖运动、街头、联名等系列,风格多元且极具设计感。其积极与艺术、动漫、综艺、电竞等年轻人热衷的领域展开合作,如赞助《奇葩说》《下一站传奇》等热门综艺,与知名电竞战队合作推出联名款服饰,成功打破传统国潮服饰品牌的刻板印象,与年轻一代建立起紧密的情感沟通 。

同年 5 月,轻奢女装品牌 OVV 创立,其专注于 25 至 45 岁都市白领女性市场,风格简约,以天然优质面料、精致剪裁工艺和极高性价比,为都市女性提供 “毫不费力的高级感”。2020 年,OVV 通过独家赞助热播剧《三十而已》实现破圈,线下销售额翻倍,线上销售额翻 10 倍,当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0%,第四季度增幅超 90%。此后,OVV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布局高端女装市场,先后邀请国际超模杜鹃、秦舒培、孙俪担任品牌代言人或形象大使,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

在童装领域,海澜之家于 2017 年入股高端婴童生活方式品牌英氏(YeeHoO) 。英氏自 1995 年诞生以来,始终专注于 0 - 3 岁婴幼儿生活必用品,并延伸至 6 岁成长所需,产品涵盖高品质的婴儿贴身内衣、睡袋、童车、童床等。英氏坚持选用全球优质面料与国际制造技术,不断开发创新,曾荣获多项行业大奖,如 “中国品牌价值冠军”“亚洲名优品牌”“中国十大童装品牌” 等。多年来,英氏通过携手国际顶尖母婴品牌打造一站式高端婴童集合店,开启 “中国品牌,世界制造” 模式,为中国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婴童产品解决方案 。

在运动装板块,海澜之家也迈出了坚实步伐。2022 年,海澜投资与海新体育发展共同成立斯搏兹,拓展运动品牌零售业务,并于 2024 年成为斯搏兹的控股股东 。斯搏兹与阿迪达斯达成合作,销售 Adidas 正标和 Adidas Neo 系列产品,同时负责运营 Adidas 针对低线城市推出的性价比产品线 Future City Concept(FCC),还将成为 Adidas 在中国的独家清仓渠道。截至 2025 年 3 月末,海澜之家授权代理的阿迪达斯门店数量已达到 433 家 。此外,海澜之家还冠名赞助了无锡、江阴、环蠡湖马拉松等赛事,参与联办江苏省马术队,2025 年初,海澜体育公园和飞马休闲乐园相继开园,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运动领域的布局和影响力 。

海澜之家的多元化布局,是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深度洞察。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细分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一品类的服装品牌难以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着装需求。通过拓展多品类业务,海澜之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增加客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同时,多元化布局也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对单一男装业务的依赖,提升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趋势下,各品类业务可以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

市场沉浮与挑战并存

尽管海澜之家在男装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但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

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中,众多品牌如优衣库、ZARA、H&M 等国际快时尚品牌,凭借其快速的时尚迭代速度、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给海澜之家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些国际品牌能够迅速捕捉全球时尚潮流,并在短时间内将新品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同时,国内新兴男装品牌如 UR 男装、太平鸟男装等也不断崛起,它们以独特的设计风格、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进一步瓜分了市场份额 。

从业绩表现来看,海澜之家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38.89 亿元,同比下降 11.01%;归母净利润仅为 2.71 亿元,同比暴跌 64.88%。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公司营业收入为 151.59 亿元,同比下降 1.99%,归母净利润为 19.08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22.19% 。利润的大幅下滑主要归因于营业收入的减少以及销售费用的激增,销售费用率由 19.03% 飙升至 24.80%,增加了 5.77 个百分点,直接导致净利润减少了 29.45%。此外,投资收益的减少也对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更为致命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 0.27 亿元,同比骤降 98.9%,几乎陷入现金流枯竭的境地 。

存货问题一直是困扰海澜之家的一大难题。2020 - 2023 年,公司的存货分别为 74.16 亿元、81.20 亿元、94.55 亿元、93.37 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 年前三季,存货更是同比增长 53.5%,达到 123.3 亿元,创出上市同期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存货周转天数从 2023 年的 275 天增加到 346 天,增加了 71 天 。高库存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严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状况,2024 年前三季,货币资金降至 59.9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9%,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还可能因商品过时、换季等因素导致贬值,进一步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公司方面表示,存货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新收购品牌斯搏兹的并表及存货采购的增加,当前存货中仍包含着可退货的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存的风险。然而,若市场持续低迷,这些存货的滞销风险依然存在 。

在品牌转型方面,海澜之家也面临着重重挑战。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年轻化转型举措,频繁更换代言人,从早期的吴大维、印小天、杜淳,到近期的林更新、周杰伦、张颂文,再到 2024 年的潘展乐,试图通过明星效应提升品牌吸引力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带来显著的效果,根据华西证券研报,海澜之家主品牌 2024 年第三季营收为 23.82 亿元,同比下滑 26.6%,显示出公司在年轻化转型上的乏力 。频繁更换代言人的做法,反而让消费者感到品牌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削弱了品牌的信任度 。此外,公司在多品牌战略上也遭遇了一些挫折,如童装品牌 “男生女生”,尽管公司在 2019 年斥资 5.2 亿元收购了该品牌 52% 的股份,但最终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将其出售,显示出公司在多元化布局上的失败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海澜之家系列营收占比仍超过七成,其他品牌的贡献有限,其整体毛利率也因主品牌的低毛利水平而受到拖累 。

破局之道与未来展望

面对重重挑战,海澜之家积极探索破局之道,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在产品研发方面,海澜之家持续加大投入,2024 年度研发费用达到了 2.88 亿元,同比增长 43.82% 。公司依托海澜云服实验室,不断探索创新,深化与行业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合作,共建多个研发中心与科研平台,共同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服饰研究,通过科技赋能时尚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 。例如,公司推出智能调控温度的 T 恤、石墨烯涂层蓄热羽绒服等科技感单品,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服装的需求;在女装品牌 OVV 上,采用桑蚕丝、羊毛、三醋酸、进口棉等高品质、高时尚感的面料,以简约的设计风格,呈现品牌特色,带给消费者更高级的时尚舒适体验 。

线上业务拓展是海澜之家的重要战略方向。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线上渠道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1.9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4.67% 。海澜之家坚持全渠道多元化生态布局,通过店铺自播与达人直播共同发力,多维联动拓展销售增量 。公司积极深耕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抖音等多个网购平台,深入达人短视频和达人直播的合作,联合明星达人为产品种草和打造爆款助力 。同时,公司还通过线上渠道以科技和创新赋能品类,聚焦时下年轻消费的购物诉求,提炼优势品类,拓宽品类矩阵,吸引年轻客群 。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也是海澜之家的关键举措。针对存货问题,公司采取加强研发、控制首单比例、提高供应链反应速度等措施,进一步控制和改善库存结构,降低产品滞销风险 。公司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协同和库存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制定科学的库存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 。此外,海澜之家还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同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优化采购流程,减少采购环节,提高采购效率 。

在品牌建设方面,海澜之家坚持多品牌战略,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主品牌海澜之家通过持续的品牌营销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独家冠名无锡马拉松,传递 “倡导健康生活” 的品牌理念 。子品牌如 OVV、黑鲸等也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品牌传播,在各自细分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未来,海澜之家将继续聚焦品牌,拥抱全球,普惠生活,以全品类、集团化的品牌矩阵为基础,丰富品牌集群,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复苏和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海澜之家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果公司能够成功推进年轻化转型,精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多元化业务方面,若海澜之家能够充分发挥各品牌的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其在女装、童装、运动装等领域的布局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行业的深入应用,海澜之家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有望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