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基于内控视角下对银行会计风险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羌霆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通州支行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相对于事业、企业单位来说,银行经营风险较高,其更需要构建完善的会计内部风险控制系统,以此来有效的规避风险,防止风险的发生。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银行在会计风险防控方面主要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其不仅缺乏正确的会计风险防控认识,更存在重要业务与环节内控措施落不到实处、内部稽核缺乏完善性等。因此,为了更好的强化银行的会计风险防控,本文讲就内控视角下,对银行现有的会计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有效解决问题、完善银行会计风险防控系统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内控视角;银行;会计风险防控;问题;措施

 

一、概述

    内部控制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银行更好的开展业务,并通过对银行各个部门控制的加强,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明确部门职责,提高银行资产交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推动银行更好的经营发展。同时,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有助于银行各个部门以及全体员工更好的了解管理政策、落实管理措施,尽可能避免工作失误现象。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所组织确定的相关规定支出,所属于金融和机构的内部控制属于银行的一类自律性行为,且这种行为是为了有效提高业务的准确性和业务安全性而实行。再加上银行经营的特别属性,其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点,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防范对于银行整体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架还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紧跟经济发展脚步,降低银行遭遇风险的可能性的同时,帮助银行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风险控制认识不足

     就目前来说,我国银行普遍缺乏对会计风险控制的正确认识,银行简单的将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规范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认为只要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完善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也就随之构建完善了。尽管有少数银行准确区别了内部规章制度的构建与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但其在把握自身发展与内部控制、业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关系等多个方面认识存在误差。因此,由于对会计风险控制认识的不足,银行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受到严重影响。银行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甚至会将经济效益与内部会计控制与经济效益、内部会计控制和发展对立起来,并未正确认识构建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具体目标,风险防范能力缺乏,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形同虚设,内部措施浮于表面,风险机制有效的监督控制的作用无法得到积极有效的发挥。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作为金融行业重要一员的银行,更需要及时更新自我认知水平,正确认识内部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提升自我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

    目前来说,我国银行的众多支行、分行多存在内部审计缺乏,或者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稽核这两方面的问题。究其根本,这主要是因为受到银行体制的影响,一般来说,我国银行省级分行稽核部门作为同级行的内部职能机构,多由省分行对其绩效、福利待遇、工资及人员任用进行考核和管理,而内部审计部门并未做到全系统垂直管理,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受到影响。同时,因为支行、分行内部稽核计划性缺乏,银行经常出现专项或全面审计隔数年才开展一次,甚至多年都未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未真正深入到银行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而对于极少数的支行、分行来说,尽管其已经确定了细致完善的审计计划,但审计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审计力量的不足、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专业素养较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无法有效的识别风险,内部审计计划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其积极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出来,银行的发展受到影响。

(三)重要业务、环节的内控措施缺乏执行力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之外,银行还普遍面临重要业务、环节内部控制措施执行力缺乏问题,具体来说,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银行对会计柜台业务的管理不严,缺乏有效监督。第二,银行自身的会计运营机制存在问题,科学性不足。部分基层银行机构在对账户进行管理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账户管理混乱,对异常支取行为监督不足,因而,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多会面临大额体现违规操作现象,银行缺乏对账户监督控制不足,且无法及时发现账户异常变动情况。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并未构建起有效的对账制度,现有的对账制度执行力不足,无法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这也就使得银行无法有效辨别票据真伪、鉴章及存款支付凭据的真实性,银行面临诈骗风险提升。

例如,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便遭遇了诈骗行为。肖某在并未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代替其进行贷款,更未替任何单位、个人担保贷款的前提下,被冒名贷款。在贷款合同中,需要出具真实的肖某姓名、身份证号及相关资料信息,但合同中的肖某“签名”与肖某实际签名不符。根据银行的相关规定,银行贷款需要由借款人本人持有身份证等相关信息原件到银行提出申请,并经由银行审查合格之后,本人再当面办理抵押手续并签署贷款合同。贷款工作必须要借款人本人亲自到达现场并亲手签名,若借款人本人缺席,那么贷款则无法顺利办理。但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在上述贷款中,并未坚持本人到场这一基本原则,违规操作,从而才最终导致了肖某被人冒名贷款事件的发生,就总的来说,这是因为银行会计运营体制不健全、会计柜台业务监督不严所造成的。

三、内控视角下加强银行会计风险防控的相关举措

(一)引入数据风险控制理念

我国银行普遍不重视数据风险防范问题,而为了有效的改变这种现状,银行首先应做的便是将数据风险控制理念引入到银行会计内部风险控制中,正确认识风险控制特征。就通常情况下来说,银行在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时,主要是采取信息分析的方法,以担保方式及融资主体信息为重要依据,例如,通过对存款信息、企业征信、财务报表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及时了解这些数据所呈现出来的特定化、格式化、静态化特点,从而识别银行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并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制定应对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这类静态的风险防范已经无法再满足银行的发展需求,其无法再起到一个很好的风险防范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银行首先应积极引进数据风险控制理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市场经济形势,及时更新原有的会计内部控制内容。同时,在数据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银行获取数据信息的渠道更多,信息的获取更加的便捷,成本也就更低。银行可利用数据信息的获取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数据技术优势,来促进信息内容的完善。当然,大数据时代之下,银行也将会面临骄较大的数据信息的风险,信息复制、信息泄露等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银行需要树立起数据风险控制意识,注重对数据风险的防范,并在数据对接时,尽可能选择大数据、智能计算等相关技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二)促进稽核审计系统的完善

    促进稽核审计系统的完善是银行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且稽核审计系统的完善有利于银行会计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内部稽核体系在各个支行、分行的独立构建也有利于促进各个支行、分行稽核审计水平的提升,提高审计的频率和质量,有利于帮助各个支行、分行制定出合理的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并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审计计划,提高内部稽核审计的权威性、专业性及独立性,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银行在完善稽核审计系统时,可以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具体着手:第一,注重稽核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头脑风暴等形式帮助审计人员更好的理解审计知识,正确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审计能力。构建相关的奖惩制度,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奖励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推动传统合规性稽核转变,实行风险性排查稽核,更加重视对风险的排查。坚持内部风险的排查为稽核审计的重要目标,并根据银行发展的具体特点,建立跟踪检查制定,保证对薄弱环节、疑点的持续性的、检查跟踪。第三,整合业务流程,根据风险监督的不同阶段,配备具体的监督管理人员,真正实现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第四,建立符合银行内部发展的检查制度,并设置专业的风险检查岗位,积极发挥银行内部的风险检查功能。

(三)实行问责制,构建会计内部控制责任制度

    以严格的风险问责制度来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具体来说,首先,应保证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具体范围,明确银行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避免权责混乱,互相推诿责任情况的出现。其次,打破银行风险防范壁垒,风险的防范不应只局限在级别相等的银行之下,还应深入到各个基层分行、支行等。以责任制度的构建明确银行监督层、管理层、执行层以及操作层的具体责任分工,通过一级监督一级的方式严格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同时,为强化银行各个工作人员对风险防范的认识,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银行可将工作职责纳入到综合经营目标考核范围中,将其与绩效分配、人员晋升、年终奖等结合起来,督促员工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同时,形成法律意识,一旦员工存在违规行为,银行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还应要求相关人员承担法律责任,从多个方面推动风险责任制度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姜明辰.张征超.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6(04).

[2]王红梅.防范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J].时代金融.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