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刍议大数据背景下加强现代企业审计对策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大数据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其要求。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针对审计背景变化的影响和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加强审计工作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对策

1、加强审计工作的信息化

优化内部审计流程,做好审计前准备工作。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业系统,可以改变和优化传统内部审计流程,先做“审前调查取证”,再确定审计方案。首先,作业系统自动检测会计科目的合规性及账表平衡关系,重新生成报表和科目余额表。通过对报表和科目余额表对比,可以发现非法篡改电子账务行为。但现有的审计软件只能进行简单的报表汇总,还不能直接实现合并报表。其次,使用作业系统提供的“预警模型”,寻找审计突破口。但现有审计软件未必对所有单位都适用,几乎都需要二次开发和完善。因此,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

2、逐步推行联网审计

积极尝试实时、远程联网审计,要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建立健全两个系统:

(1)实现即时审计,建立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内审人员可采用嵌入式审计模块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大容量存储、逻辑判断等功能,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实时监督并产生预警功能。重点应该是对存款异动、大额资金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

①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年资金计划,确定各个单位年度、月度收付资金额。

②将“年度经营责任合同”中考核指标,适当考虑“弹性”系数,作为“风险监控点”,一旦出现“超额资金支付或情况反常异动”系统自动“报警”。实时动态监控系统的运用,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实时、持续、全过程监控,贯彻落实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实现了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前移”、动态审计与静态审计的结合,拓展了内审空间,确保了内审的时效性,是内审工作的一次创新和飞跃。

(2)适时开展远程审计,实现非现场审计。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采集转换财务会计数据或业务数据,进行非现场审计。审计部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直接访问公司驻地附近公司的数据库。而对于跨地区、境外公司的远程取数,可以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分割、压缩、加密成“数据包”,通过广域网接发,亦可考虑采用租用专线的方式进行。实施远程审计,克服了传统的现场审计中人员分散、时间紧、任务重、审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缺点,降低审计成本,提升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实现内部审计管理系统信息化

内部审计管理系统信息化主要包括审计对象管理、审计项目管理、文稿档案管理、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及业绩考核等。对内部审计对象管理,主要是收集、整理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单位性质、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在册员工、组织结构、开户行、下属单位、企业资产、负债、利润情况以及内外部审计记录。例如,某集团对70多家独立核算单位、100多套财务账,涉及煤炭采掘、火力发电、煤炭化工、电解铝、建筑安装、工业制修等单位建立了基本信息库,使审计人员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是对审计整个过程的管理。系统应该可以分解年度审计计划、给项目自动编号、提示审计进程,动态查询审计项目进展情况及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情况并生成审计台账。系统可以将审计信息传导到企业OA系统中,实现对外勤审计的实时监督和远程控制,为企业管理者及时提供决策支持。内部审计文稿档案管理,可以将审计计划、方案、通知书、工作底稿、多媒体取证记录、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审计建议书等文书的编制、审签、下发和修改。可以续时记录归档文书目录、收发文时间,对存档的资料进行综合查询,还有对比分析、统计汇总、复制引用功能。内审人员管理及业绩考核,可以建立个人档案,动态记录每人参与的审计项目、审计成果考评情况、出勤状况、后续教育及培训记录。

4、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审计方面制订了许多规范性文件。但是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准则中的某些已不适应实际情况,一些新增审计内容在审计准则中又缺乏相应的条款,如电算化系统开发审计准则,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软件功能规范和开发准则等。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2)审计证据的收集;3)计算机审计过程及相关的审计技术;4)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等。制定有关电算化审计准则和制度,是目前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

5 加快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审计人员必须要更新知识,不仅需要会计、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熟悉审计法规及其他审计规范准则外,还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知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和电算化系统评审技术,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技术。

审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1对现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技术等方面加以培训,使他们能胜任审计工作;2购买必要的审计软件,对复杂的财务软件的审计聘请计算机专家进行辅导;开展审计的正规课程,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3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审计配套课程的教育;(4同时适当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审计理论和方法,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所述大数据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化的要求。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新课题和新任务。一方面,逐渐实现审计手段的计算机化,即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机所办理业务的审计。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档案、报表、信息处理、预策、决策等工作也逐渐的实现了计算机化。

运用计算机审计能够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时效;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项目质量;突出审计工作重点,丰富审计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计算机审计的范围将更加广泛,并日益渗透到各个行业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