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内部控制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本文就财政部下发的《内部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会【200141号)中提出的内部内部控制方法,结合事业单位特点及财务实践,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内部控制;方法

财政部下发的《内部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会【200141号)对内部内部控制的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内部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下面就上述方法中的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结合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践,进行探讨研究。

一、预算控制

(一)领导重视,各科室共同参与。

预算并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预算控制的关键点在各个科室,如果没有各科室的参与,预算管理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说法。而要想使各科室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就必须要有院领导的足够重视和支持,使得各科室紧密配合,否则预算控制很有可能实施不下去。

(二)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摈弃错误的老办法。

零基预算一直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所要求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预算项目,其各有特点,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而不能全盘采用一种单一的编制方法。采取何种编制方法可以从控制目标和侧重点出发来选取,如固定预算、零基预算、动态预算、弹性预算等,其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各有利弊,但可以肯定的是,必须摈弃以上年基数做加减法的错误方法。

(三)建立完善预算控制系统。

首先,严肃对待预算控制。事业单位确立的各项业务活动的预算控制,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执行。

其次,确定预算控制的关键要素。预算控制的关键要素是成本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通过对关键要素的控制,确保资金使用权力高度集中,使资金的使用形成合力效应,减少资金风险。

第三,及时反馈预算执行的信息。及时对预算执行信息进行反馈,可以实时控制预算执行的差异,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及时对业务活动进行调节,作出正确的应对决策,以确保达成预算目标。

第四,建立预算预警系统。预算管理要树立风险意识,有效的预算管理早期预警机制可以降低风险,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事业单位无谓的损失。      

第五,加强预算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时刻需要监督,重要的是要确保监督有效实施,才能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增加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约束管理。

(四)建立并完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

预算控制配以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挂钩,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工资的发放相联系,促使部门预算实施到位。

二、财产保全控制

(一)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相对独立且有一定权威性的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日常应该对内部内部控制制度各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检查内部内部控制各环节是否按制度要求执行,对不按制度要求执行的责成整改,予以纠正,及时预测发现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预见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部门的预警功能。

(二)控制实物资产,保障医疗高效运行。

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包括药品、固定资产、库存材料等,是医疗业务正常运行的保障。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也是内部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因此,应监督实物资产的入库、领用、调拨、核算等全过程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实物资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问题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堵住漏洞,防止发生舞弊行为。

(三)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事业单位成本费用责任制,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成本控制单位缩小到科室,建立科室成本预算,每个成本控制单位都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切实控制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和管理费用,避免非必要开支,杜绝浪费现象发生。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考评,与预算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将考评结果与奖惩结合起来。

(四)保证存货的内部控制被有效执行。

首先,确定与存货业务相关的各岗位的权力和责任,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监督、制约”。其次,对存货审批人的责权、审批方式、具体审批程序要有所界定;对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也要明确,如对于未经审批人员批准越权行事的行为,经办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再次,对存货的取得、验收、保管、领用等业务流程设置对应的规范要求,并做好记录存档。

存货的取得及验收入库要加强管理,对于非正常原因入库的存货必须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审批并签字,保证质量与协议价值;规范验收程序,重点验收货物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针对代管、代销、暂存和委托加工等设置专门的明细账。

(五)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选择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具体规模时,应充分考虑事业单位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自有资金多少,而不是拍脑袋决策。决定投资方向后,使用科室和采购科室要派人进行市场调研,包括参观已使用该固定资产的相关事业单位,通过量本利分析,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进行可行性分析。另外结合考核申请科室近期的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后,经事业单位经管小组讨论决定,报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固定资产构建后,应对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和跟踪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交给事业单位经管小组,让决策层及时掌握固定资产构建后的后续信息,以便于整体决策管理。

事业单位在控制固定资产的报损和报废方面,应改进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在固定资产报废审核时,严格审查手续齐全与否,并派专业人员综合技术层面,判定待报废资产是否真正失去了利用价值。凡属人为原因管理不当导致的报废以及未到报废年限未经批准提前报废的,有关当事人要负责。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除审计固定资产采购的招投标事项外,还应定期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有闲置资产等,进行审计,并且对固定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已全部提取,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如何等等。

三、债权和债务风险控制

(一)加强债权控制,降低坏账损失。

控制好债权的审批权限,完善审批程序,对大额债权的审批要由领导集体决定。对于债权,财务部门要实行定期清理,并进行债权账龄分析,定期将债权统计汇总情况表报送事业单位领导,让领导清楚了解事业单位债权情况。财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往来账的核算和催缴工作,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未报销的债权,及时向借款人催收,落实责任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加强债务控制,严控债务风险

事业单位资产构成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大额债务必须要先由领导集体决定后才能举债。财务部门负责往来账的人员也专门负责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工作,对各项债务要进行登记,定期清理,编制债务账龄分析报告,对于临近到期付款的债务,要及时通知经办科室清偿债务,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债务,报告领导及时核销,平时还要做好对账工作,严控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对债权和债务的管理和控制,除了合理分工,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发挥整体效应。债权和债务的直接控制部门是财务部门。债权和债务的经办部门包括医保部门、药剂部门、总务部门和设备部门等,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对各自经办的债权债务负责到底,经办科室的负责人,要及时提醒督促本科室经办人员完成相关工作。

四、内部报告控制

(一)提升财务报告编制人的水平。

事业单位应通过组织培训、加强与兄弟事业单位的交流等方式提高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人员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个“账先生”。因为身处事业单位的大背景下,财务人员还应了解一些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医疗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丰富财务报告的形式,加强财务报告的针对性。

现行的标准通用财务报告形式虽然可以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财务信息,满足其一般要求,但是正因为其太过通用,导致缺乏针对性。财务报告应对不同的报告使用者采取不同的模式。在传递基本信息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报告使用者(包括外部和内部)在不损害事业单位利益的基础上,提供其需要的信息。对于事业单位外部报告使用者,可以提供能够评价事业单位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对于事业单位内部领导决策层,尽量提供能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的财务信息。增加财务报告模式的多样性,使他们各取所需。

(三)加强财务人员与事业单位各部门的沟通交流。

要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分析财务报告的水平,就要加强其与事业单位其他临床医技科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让财务人员了解临床医技部门人员的工作流程、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财务人员可以从财务角度帮助他们解决其困难,并且防止在财务分析中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犯一些低级错误,使得财务报告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林静.浅议事业单位内部内部控制制度[J].内蒙古:北方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