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产业研究
区域协调战略下的中国产业转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8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1999年、2003年和2015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央区域协调战略政策下四大区域的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中部地区是主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仍在向东部地区聚集;东北产业转移形势堪忧。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全国统筹管理,加强规划引导;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业;产业转移;区域协调;政策支持
 
 
一、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地理、气候、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协调和全面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中央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并建立了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皖江城市带、湖北荆州、重庆姜妍、广西桂东等。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既能促进东部地区淘汰相对落后的产业,又能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且有助于中西部地区利用“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分工。可见,产业梯度转移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一系列策略的实施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东部产业是否发生了明显转移,中西部地区是否有效承接了转移的产业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考证。
二、文献综述
针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发现我国并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李亚和付润民(2010)构造了东西部资源禀赋优势系数的不对称性,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现阶段东部制造业尚未达到转移的内生临界点。和杨(2014)利用2000-2010年的数据,借助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要素流动,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的区际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整体上没有发生大规模转移。黄顺奎、和张(201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思想,定量测算了2005-2012年中国八个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研究表明,制造业已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大规模向中部和西南地区转移,但向全国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甚至有学者发现,产业集群产生的极化效应加速了各种生产要素向东部的集聚。许和(2011)认为东部地区没有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且通过对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两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分析,发现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刘和(2012)认为,梯度转移理论在实践中已经失效,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不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反而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还有学者发现中国发生了产业转移。秦和熊雪如(2013)基于相对流动指数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发现2001-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一直存在。肖、万子杰和廖双红(2014)基于2002年和2007年的区际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发现,沿海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区际产业转移主要是从东部向其他地区转移,中西部等落后地区主要是从其他地区转移。胡和孙久文(2014)利用2003年和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我国地级以上行政单位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发现我国制造业早已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关爱平、曹亚楠(2016)基于产业转移规模系数定量测算了2001-2014年我国20个两位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规模,并分析了其演变趋势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已经大规模从沿海地区转移到中部地区。袁媛、、孙铁山、吴爱志(2015)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2001年和2009年八个地区规模的制造业份额变化进行了讨论和聚类,发现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研究期内的主要产业,主要转移路径是从西向东和从沿海向内陆转移。
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对于中国是否存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此外,我们不难发现,现有文献只是随机选取了一个或多个时间段来衡量产业转移,没有结合具体国家产业战略政策的实施情况,只是简单地研究了一个区间内产业转移的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一)产业转移的测算
国内外对产业转移的认定存在较大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完整的企业区位变化数据,他们根据企业区位变化研究绝对产业转移。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区位变化信息,将产业转移定义为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份额、产业集中度或区际贸易量的变化,并研究相对产业转移。本文根据产业份额的变化,选取工业总产值作为衡量产业转移的指标,将产业转移的进与出分别定义为产业份额的上升和下降。因此,产业转移测度的计算方法为
 
F = t到t+1;
Rj i,t+1和Rj i,T分别为t+1时间点和T时间点I地区J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Oj i,t+1和Oj i,T分别是t+1和T时刻I地区J工业的工业总产值。
本文主要考察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战略是否促进了中国产业转移,上述战略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正式实施。基于此,本文分别测算了1999年至2015年和2003年至2015年的产业转移情况。
由于供应业和采掘业的生产分布主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区域转移受到很大限制,转移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本文将其排除。为了简化研究和分析,本文在进一步剔除数据缺失的行业后,按照生产要素集中度的不同,按照石齐和孔群熙(2012)的研究方法,将剩余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
技能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二)区域划分
基于中央政府为促进区域协调而实施的一系列发展战略,本文将我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区域: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华中: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除去数据缺失的西藏、宁夏、青海三省,共有28个省份。
(三)数据描述
自2000年和2004年启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本文以2000年和2004年为时间节点,研究了一系列战略政策驱动下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因此,本文以1999年、2003年和2015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
四、实证研究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
表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测算
东、中、西、东北
 1999-2015年,2003-2015年,2003-2015年。H/]纺织业-4.2828-9.5567 5.3787 9.3227-0.2177 0.8254-1.4595-0.9546
食品制造业-19.6777-15.3800 14.2251 12.2930 5.9657 2.7907-0.8498-0.1297
 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22.0653-23.3663 9.5945 13.2963 12.9499 10.7154-0.7199-0.7572
纸及纸制品业-4.0654-9.9667 4.8651 7.1057 1.9440 3.8056-2.4492-0.5232[/h其中,纺织、造纸和纸制品行业占比最小,但也分别在1999-2015年占4.2828%和4.0654%,2003-2015年占9.5567%和9.9667%。葡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出口比重最大,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为22.0653%和23.3663%。其他行业规模也大。
中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历了明显的转移过程。除了烟草制造业在1999-2015年期间小规模转出外,其他行业全部转入。其中,食品制造业占比最大,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为14.2251%和12.2930%。此外,农副食品加工业、酒类、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重较大
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处于转移状态。除1999-2015年烟草行业大规模转移和纺织行业小比例转移外,其他行业全部转移。但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转移规模较小。转移比例最大的行业是葡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转移到12.9499%和10.7154%;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比例较小。
东北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转移,只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在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转移了4.3115%和4.0052%,其他产业转移不显著。【/h/】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中央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部署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的东部地区转移出来,而中部则有效承接了这些产业。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并没有很好地接受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而东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大规模转移。
(二)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
表2: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测算
东、中、西、东北
 1999-2015年、2003-2015年、1999-2015年、2003-2005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3788-14.3750 10.4554 11.7671 2.5276 2.9665-1.7457-0.487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4111 3.7081-0.6428 2.1510 4.3998 3.5259-8.1339-9.3782
通信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转出4.4111%和3.7081%外,其他行业均转出。其中,出口比重最大的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转移了11.3788%和14.3750%。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可以得出结论,东部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模相对较小。
中部的技术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处于转移状态。除1999-2015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6428%的小规模转移外,其他行业全部转移。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比最大,1999-2015年占比10.4554%,2003-2015年占比11.7671%。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比重较大,但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相比,东部转移的技能型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相对较小。
西部的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了。只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在1999-2015年转移了0.1916%,专用设备制造业在2003-2015年转移了1.9843%。与中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率相比,西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率较低;与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率相比,西部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率较低。
东北地区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转出,6个产业中有5个产业产出比降低。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转移比例最大,1999-2015年转移比例为-8.1339%,2003-2015年为9.3782%,其他行业转移规模较小。
因此,在一系列产业转移政策下,技术密集型企业普遍从东部向西部转移,中部比西部更好地承接了东部转移的产业,而东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转移想象空间。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模更小。
 
(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表3: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测算
东、中、西、东北
 1999-2015年,2003-2015年,1999年。H/]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5317 0.0692-1.5705 0.3443-0.6789 3.4607-6.3607-4.0713
化学纤维制造业8.3859 5.0139-4.8228-3.9623 0.3556 2.1303-3.8762-3.1593
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医药制造业分别迁出东部-4.5396%和-7.46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在2003-2015年小比例迁出。此外,其余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向东部地区转移。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转移比例相对较高。
华中地区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进有出。转移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最大,1999-2015年和2003-2015年分别占8.9786%和8.5763%。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化纤制造、石油加工和焦化。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容易向西部转移。除石油加工和焦化行业比重较大,化纤制造规模较小外,其他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出比重在降低。总的来说,西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模并不大。
东北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呈现出绝对的转移出去。除2003-2015年医药制造业0.3982%小规模转移外,其他行业全部转出;而且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
可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没有从东部向西部转移,而是越来越多地向东部聚集。东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大量大规模转移出去。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中央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部署下,东部地区发生了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聚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模大于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更有效地承接了转移产业。东北的工业发展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没有明显的转移现象,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转移出去。
可见,虽然是引导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但从实证结果来看,实际转移情况并不理想。虽然我国存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但转移的主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仍在向东部地区聚集。其次,中部地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而西部地区并未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西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仍在向外转移。这些都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甚至可能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和分析,为促进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良性发展,避免因极化效应、地区间不良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极化,产业转移需要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适度干预和调控。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政府应积极参与,有效引导和规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国家统筹管理,加强规划引导。首先,要把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上升到法律和政策的调控层面,在五年计划纲要和我国后续计划纲要的实施细则中明确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路径其次,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条件,实施公平但有区别的产业布局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发展效率,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增强产业互补性。最后,防止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关停并转落后企业和污染企业,防止他们利用产业转移继续苟延残喘,浪费资源;制定完善相关资源利用控制标准和调控监管制度,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对转移产业的跟踪监测,实时评估其效益。
第二,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目前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中部地区,最贫困的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较小。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更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首先,提高落后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加产业承接优势,降低产业转移成本。其次,给予中西部、东北等落后地区更多的金融、土地、物流支持等优惠政策,以消除产业转移中增加的成本,引导东部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相对落后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转移规模。
第三,推动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政府要实施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方案,制定标准和目录,强制彻底淘汰无法转型升级的落后产业。其次,鼓励技术创新,优化技术创新项目补贴方式和效果,注重创新项目的实际应用,并进行跟踪评价,以市场化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变最后,加强生态保护,控制环境污染,走节约、环保、高效的发展道路,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以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移。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形成特色产业。其次,争取关联度强、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然后利用其强大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转移,推动产业链的形成。最后,将开发区和科技园打造成重要的产业承接载体,集约整合利用园区资源优势,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Jianj Z. Industrial Transfer Study in Economic Geography: Progress and Prospect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2]郭晔,赖章福.政策调控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3]肖雁飞,万子捷,廖双红.沿海外向型产业区际转移定量测评及空间特征分析—基于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J].经济地理,2014(6).
[4]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
[5]原嫄,李国平,孙铁山,吴爱芝.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大类的区域转移特征与聚类研究[J].经济地理,2015(10).
[6]黄顺魁,王裕瑾,张可云.中国制造业八大区域转移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J].经济地理,2013(12).
[7]石奇,孔群喜.实施基于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的新式产业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12(12).
[8]戴宏伟,王云平.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 [J]. 当代财经,2008(2).
[9]孙久文,胡安俊.产业转入、转出的影响因素与布局特征—基于中国城市四位数制造业的分析[J].南开学报,2013(5).
[10]张国胜,杨怡爽.我国制造业内发生了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吗—基于“五普”与“六普”的数据比较[J].当代财经,2014(11).
[11]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J].经济学,2014 (4).
[12]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
[13]许正松,万青.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滞缓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4).
[14]安增军,刘琳.中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12).
[15]熊雪如,覃成林.政府作用与产业有序转移[J].经济体制改革,2013(1).
[16]关爱萍,曹亚南.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变动趋势:2001-2014[J].经济与管理,201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