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商业流通
中国现代服务业:潜力、挑战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4-10-29 点击: 150 发布:《现代商业》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持续的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服务业的起源,结合国内现状,全面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简介;发展;问题
一、现代服务业简介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始于工业革命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得以确立,它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来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涵盖了新兴的服务业,也包含了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核心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大致等同于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明确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深,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些服务部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还涵盖了军队和警察等公共安全机构。根据世贸组织的分类标准,现代服务业可以划分为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旅游相关服务以及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等多个类别。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明显,它们大多产生于工业化较为成熟的阶段,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支持,信息和知识的密集度较高。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更强调高科技知识与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现代服务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该领域的快速扩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科技创新的驱动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未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现代服务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服务业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三高”和“三新”。“三高”指的是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以及高附加值,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显著不同的地方。“三新”则是指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在新技术方面,主要涉及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基础上构建的现代服务业运作信息平台。新业态则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不断演化出的新兴服务业态,这些新业态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提升产业素质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方式主要是指向新的增长模式,宏观上可以理解为高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式,这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也是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的体现,微观上则表现为新的服务模式。此外,现代服务业还表现出对契约和法律的高度依赖性,趋向于向大城市集中,并且声誉机制对服务价格有着明显的影响等特征。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概况如下: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代表着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其比重大小决定着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决定着中国服务业的规模。在我国服务业领域,传统行业比重过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少。从产业结构来看,体现传统服务、低技术、低附加值特点的批发零售业所占的比重过大,而金融保险、房地产、科学研究及综合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却优势不足。
2.现代服务业产业竞争力
我国服务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国际竞争力不强,直观的表现就是国际服务贸易处于低水平发展之中。虽然,中国服务业比重现在仍处于世界的低水平,但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速度来看,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正在不断得到提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其潜力巨大。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服务业在整体上仍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提升国内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的现代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在金融、信息科技、物流和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其发展步伐相对较慢。总体上看,我国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
1.中国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速度较慢,总体水平落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尚处于非主导位置,其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有显著差距。这种比重上的差异反映出,当前中国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滞后,层次较低。
在我国,服务业劳动力的就业率并不高,而且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以及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特殊国情所致。
我国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总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现阶段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且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我国服务业的总体规模不大。
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和作用。
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尚待加强,竞争环境亟需优化,以促进服务业的产业化升级和服务消费领域的拓宽。长期以来,服务业处于政企、政事职责交织不清,以及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界限模糊的局面。许多服务领域仍被视为非生产性的活动,而忽视了其产业化经营和商业化运作的巨大潜力,导致一些本可以市场化的服务被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处理。此外,服务业内部众多行业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缺少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机制,这无疑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行政性垄断和价格体制性障碍等。结构上也存在问题:传统行业比重较大,新兴行业发展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而能产生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少。批发零售业比例过高,而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社会服务业比例相对较低,例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科学研究及综合服务业等现代服务领域。
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含量不高、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技术知识型服务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巨大。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和限制,导致服务业人才培养未能得到充分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的情况较为严重。
四、结论
现代服务业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它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也是适应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阶段,我国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转型融合机遇、应对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