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商业流通
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内容摘要】随着蔬菜水果、冷鲜等农产品的需求的急剧增加,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条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农产品流通的未来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因素;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4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但一直以来快递行业发展程度不高,尤其是农产品流通,发展不完善,专业的第三方农产品流通企业所占的比例小,尤其是农产品的配送业务绝大部分一直由其生产商或经销商承担,这部分企业物流专业化程度低,没有采用任何技术手段只是靠单纯的车辆来完成运输,没有任何质量保证。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大幅度提高了企业成本。由此可见农产品流通在中国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的农产品流通研究大致上聚集在农产品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农产品流通配送中心、物流运输工具等几个方面,方听[1]认为冷链视为供应链系统之一,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体现在农产品从产地采摘加工开始,经由运输、储存、分销,最终达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都必须使产品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王先锋、李园等[2]对农产品流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弥海燕[3]RFID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国外则主要从农产品物流模式、成本控制、供应链角度等方面开展研究。Den OudenZuurbier[4]提出食品供应链管理实际就是一种一体化运作的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性及物流服务能力。Kutsoumanis[5]认为可广泛运用决策支持系统(DSS)来优化农产品冷链系统,以有效提升农产品流通的安全性。

二、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还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各个环节普遍存在浪费,存在许多问题。

    1)农产品损耗严重。目前,仍有大量的牛奶、水产品、果蔬、肉类和豆制品采用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保鲜技术的不成熟,造成大量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耗情况,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

2)车辆利用率低。某些地区技术落后,虽然具有一定数量的冷藏车辆,但货源并未随着农产品流通车辆的增加而增加,造成部分冷藏车空置现象严重,部分车辆被用作普通货运车辆来使用。

    3)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企业没有进行专业化分工。一方面多数的物流企业从事农产品流通业务,但仍然采用一般物流运输的方式。另一方面专门从事农产品的企业的物流部门由于规模较小,造成了农产品流通难以进行专业化的分工。

4)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肉类、牛奶制品及豆制品处于无农产品流通配送状态。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没有专业化的冷藏技术,大部分企业对食品运输过程中没有进行温度监控,或者温控监控不到位,而半数以上的零售商在接收到物品时没有进行食品温度测试和质量验收,许多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没有采用专业的物流冷藏技术,加上车辆设施破旧老化。这些都造成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问题。

三、农产品流通发展制约因素

制约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因素很多,涉及到设备,人才,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

1)农产品流通设备破旧,且分布点不均匀。目前我国冷藏车辆数量已经大幅度提高,但是冷库结构不合理,如城市多农村少,经营性多而加工性少,中西部没东部那么明显[6]。冷链分布不均拉大了产地到消费者的距离,这样就导致了农产品流通配送不及时,降低了企业的信度,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行业规范缺乏,标准不统一,企业认同度不高。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产品流通的行业规范,但大部分是试点推行,推行区域有限且对企业的影响力不大,而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相关规范已经由一般的规范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另外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国内国际均有子公司,但是在国内国际的配送标准不同。

3)缺少足够的农产品流通人才。我国农产品流通从建立至今时间较短,从农产品流通的选址、构建、运行,到温控等环节的建立,涉及到诸多技术。对农产品流通工作人员有着较高要求,各个高校物流专业学生对农产品流通的学习,企业对农产品流通的相关培训大多不够系统和专业,导致这方面的人才专业程度不高。

4)技术落后。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企业技术落后,尤其是在低温下进行加工的技术落后。还有部分冷链运输的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用普通卡车运输农产品,仅在上面盖上棉被或者放上冰块。我国冷藏车辆占企业车辆总数的比重太低,其中有很多还是用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有许多企业想短期内收回投资成本,建设冷库时降低了标准,制冷技术还是用老式的冰箱制冷技术,这样会产生温室气体,对环境会造成影响,不符合绿色运输和生产的要求。

四、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因素给出一些相关建议。

1)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对于理想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应该是采用先在原产地进行冷藏,然后通过冷链运输,通过在本市内的配送中心进行温度控制配送,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模式[7],这样成本低,中间环节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相关设备的投入,在实际运行中,引入仓库管理系统(WMS),以便实现对农产品温度的实时控制。

2)对冷链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农产品流通产业群,建立共享平台,共享资源。我国冷链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农产品流通点分布比较分散且数量少,不对其整合,其经济效益很难有所提高。要整合农村和城市、东部和西部资源,实现农产品流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产品流通共享平台,所有的资源采用共享模式,车辆调用可以借鉴目前共享单车的模式,根据大数据对各地的农产品流通量进行统计,合理安排各地各运输点冷藏车数量,对车辆的调度采用统一调度管理。

3)改变冷链经营的传统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的条件下,传统冷链经营模式已经不适用当今时代的发展。农产品流通产业应该紧紧抓住经营全球化的大势,与国际接轨,紧紧抓住分销商、配送中心、第三方农产品流通的关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变独立经营为多方合作。

4)加大农产品流通技术的投入。农产品流通在运输过程中实行的是全过程低温控制,容易造成大气污染。农产品流通行业应该不断对冷链车辆中低温控制中心的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之成为绿色农产品流通。

5)提高农产品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机制,例如大力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时监控产品信息,完善全球定位技术(GP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实时监控产品动态。

 

 

参考文献:

[1]   赵英霞.中国农产品农产品流通发展对策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48.

[2]   向丹, 李洪军.中国易腐食品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12):195-197.

[3]   缪小红, 周新年, 巫志龙等.生鲜食品农产品流通研究进展探讨[J].物流技术,2009,282):24-27.

[4]   Ju-Chia Kuo, Mu-Chen Chen.Developing an advanced Multi-Temperature Joint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the food cold chain[J]. Food Control, 2010,4):559566.

[5]   李松寿, 徐世琼,朱富强.制冷原理与设备[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9.

[6]   林杨, 胡继良. 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供给不足与对策[J].现代物流,2008,(6):56-59.

[7]   杨光华, 林朝朋, 谢小良. 生鲜农产品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00-203.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