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资讯聚焦
我国国内关于现代商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我国第一部对“战略”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我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也被誉为军事战略的经典著作。《辞海》对“战略”的定义为: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根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战略”的解释为:“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略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政策和方法。”中国学者王方华将“战略”分为计划型、模式型、计策型、定位型、观念型五种,其中计划型战略强调企业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领导,谋划在前,行事在后;模式型战略强调战略重点在行动,否则只是在空想。战略也可自发地产生;计策型战略强调战略是为威胁或击败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一种手段,重在达成预期竞争目的;定位型战略强调企业应适应外部环境,创造条件更好地进行经营上的竞争或合作;观念型战略强调战略过程的集体意识,要求企业成员共享战略观念,形成一致的行动。[8]国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相对较晚,主要也是借鉴西方的战略管理理论,但在今天,国内大量学者也把战略管作为重要的社会学科来进行研究。一些学者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应用两个方面对“战略管理”进行研究。李学军和徐伟峰(2010)从企业内部能力角度出发,在企业所处的不同经济时期通过转变企业战略的实施路径的方法来帮助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9]杨鑫、姜翰和金占明(2008)从战略模式的两个层面、四个基本维度出发,提出了其对企业扩张模式选择的作用路径——影响企业在获得范围经济性与规模经济性之间的选择,并证明了这一作用的存在。[10]贺俊(2010)认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是通过不断引进国内外企业的最佳管理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11]

陈景峰和段宇信(2005)认为,适合我国现代商业发展的战略主要包括:发挥本土优势、发展合作竞争、创建名牌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现代商业的信息化水平。[12]汪上和陈阿兴(2005)提出“城市包围农村”,以小城镇为依托构建农村现代零售产业组织的发展战略,并建议国内现代商业企业应做出扩大规模、走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标杆管理。茹莉(2007)认为中国零售市场对外资的开放不再有地域、股权等限制,中国现代商业迎来了全面开放时代。现代商业企业要实施规模化发展战略,地方扩张战略。王惠(2007)从选址、低成本、顾客价值、本土化、供货商关系和发展自有品牌(PB)这六个方面来阐明它们影响现代商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张立(2007)认为不同地区现代商业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大众城市应充分发挥优势,调整经营业态,避免重复建设,注重现代商业企业家的培养。孙永波和唐立军(2008)提出了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商业战略、品牌市场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人才强商”战略、对外开放与“走出去”战略、空间布局战略等。[13]杨宜苗(2009)认为,为了促进现代商业上市公司的成长,现代商业上市公司必须要发展自己的主力业态,使之成为企业成长的支柱,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向多业态的盈利模式转化;要进行适度的规模扩张;要确定资本结构的合理水平,并从根本上降低长期负债率。[14]毕红毅、李军、孙明岳(2009)提出中国现代商业本土市场的发展思路和中国现代商业海外投资的发展思路。[15]王兰兰(2010)总结了现代商业发展模式的判断依据及类型,并提出了各种发展模式的战略管理重点,分析国外现代商业企业的经营特点,探索现代商业新的发展模式。[16]汪旭辉(2009)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多种功能,能够高度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7]朱开悉(2001)在如何增强上市公司持续成长能力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助于上市公司避免资本依赖、过渡负债等问题,从而有助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规范发行新股等。罗国勋(1999)从四个层次来看企业竞争力:一是企业优化配置经营资源的能力即企业内部效率;二是外界经济环境及发展状况对企业的影响;三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状况;四是国际贸易结构和市场状况对企业争力发挥的影响。陆国庆(2003)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富不过三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内部原因:缺乏核心竞争力、盲目多元化投资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魏巍和吕东琴(2009)认为地方各城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也应坚持适度分工的原则,相互协调、相互支持, 并提出了以点带面的“梯度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地方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18]国内服务创新研究学者的产业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新型服务业和更为注重无形服务与有形产品结合的领域——零售领域,主要强调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和服务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并提出了针对特定行业的创新内容与相应政策建议。[19]袁健红(2002)指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2003) [20] 、鲁海帆(2007) [21] 、陈震(2006) [22] 、卢锐(2007) [23]等国内学者关于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研究均支持锦标赛理论,认为合理的高管薪酬差异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