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场的困境
过去几十年里,传统商场一度是城市商业的核心载体,承载着人们购物、休闲与社交的多重需求。但随着时代加速变迁,这些曾经的商业地标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电商的崛起带来了直接冲击。淘宝、京东等平台凭借随时可购的便捷性、丰富的商品选择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持续分流消费者。2024 年我国网络零售总额已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 7.2%,线上购物的普及让传统商场的客流和销售额显著下滑。越来越多人不愿花费时间专程到店,只需在家轻点屏幕,心仪商品就能送货上门。
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同样不容忽视。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更看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和个性化服务。他们对商场的期待早已超越单纯购物,转而追求文化、娱乐、休闲等多元体验的融合。如果传统商场不能及时回应这种变化,很容易被市场边缘化。
此外,传统商场自身的积弊也制约着发展。部分商场业态布局混乱,商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有些则服务质量不高、购物环境陈旧,难以给消费者留下良好印象。再叠加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的持续上涨,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许多商场陷入了经营困境。
商场现代化的表现
面对重重压力,传统商场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一场现代化变革正在悄然推进,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业态多元化拓展和绿色环保实践等维度。
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数字化与智能化是商场转型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商场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全面革新运营管理与营销模式。通过搭建线上商城和数字化会员系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消费者既能随时浏览选购商品,还能收到个性化推荐;商场则可精准捕捉需求,开展针对性营销。
运营管理中,智能监控、智能停车、智能客服等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效率与服务质量。一些商场引入的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提供导航、咨询服务,减轻人工压力,还为购物场景增添了科技感与趣味性。这些升级让商场得以跟上时代节奏,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业态多元化拓展
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的需求,商场在业态布局上不断创新,引入了更多元的元素。除传统购物、餐饮外,亲子娱乐、教育培训、文化展示、健身休闲等业态纷纷入驻,形成 “一站式” 消费生态。例如,不少商场专门规划亲子区域,配备游乐设施、亲子餐厅和教育中心,吸引了大量家庭客群;还有些打造文化主题街区,展示本地历史与手工艺品,让购物过程融入文化体验。
同时,密室逃脱、VR 体验、电竞馆等新兴业态也崭露头角,受到年轻群体青睐。业态的多元化让商场从单纯的购物场所,转变为集休闲、娱乐、社交、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空间,吸引力与竞争力显著增强。
绿色环保实践
在环保意识普及的当下,绿色发展成为商场现代化的重要趋势。许多商场在建筑设计与运营中主动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践行绿色理念。有的建筑安装大面积太阳能板,利用清洁能源供电;有的配备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和卫生间用水,实现资源循环。
商品销售方面,商场加大环保产品推广,鼓励绿色消费;通过垃圾分类宣传、环保主题展览等活动,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营造可持续消费氛围。这些实践既体现了社会责任感,也契合了消费者对环保生活的追求,为商场赢得了良好口碑。
商场现代化的成功案例
中央商场:老品牌的新活力
作为南京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商场之一,中央商场始建于 1936 年,由张静江、曾养甫、茅以升等社会名流与爱国人士创办,以 “抵制日货、弘扬国货、振兴民族商业” 为宗旨,是当年 “实业救国” 浪潮中南京第一家大型综合商场,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同样面临转型压力。
为适应需求变化,中央商场启动了现代化改造。品牌组合上,一方面引入香奈儿、兰蔻、卡地亚等国际一线品牌,提升档次与时尚感;另一方面引入 Air Jordan、Kirsh 等潮流品牌,以及虎头局、壹盏灯等网红餐饮,丰富业态以吸引年轻客群。
设施升级上,邀请国际设计事务所优化内部空间,提升购物环境的舒适度与美观度。顺应体验式消费趋势,加速向购物中心转型,增加休闲娱乐设施与体验业态,如儿童游乐区、亲子餐厅、电影院等。同时加大数字化投入,建立线上商城与会员系统,推出智能停车、客服等服务,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一系列改造让中央商场成功焕新,既吸引了追求品质的中高端消费者,也成为年轻人的潮流打卡地,成为传统商场转型的典范。
欧亚商贸中心:海外的现代化样本
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新区的欧亚商贸中心,是海外商场现代化的典型。该项目由邹军伟、邹军勇兄弟的欧亚商贸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中塞企业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 3.47 万平方米,为当地商业注入新活力,也为华商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其建设背景特殊:此前贝尔格莱德的 “70 号” 市场是华商聚集的批发商城,但因设施老旧、管理缺失存在安全隐患,2021 年和 2024 年的两次火灾,让华商迫切需要新的经营场所,欧亚商贸中心由此应运而生。
建设过程中,团队面临新市场、新环境、新建筑体系与法规等挑战,通过组织培训、精细化管理和精确到小时的规划,确保了施工顺利推进。2022 年 5 月动工后,如今已盛大开业。
该中心集物流、仓储、办公、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内部设施先进,拥有宽敞走廊、明亮照明、充足车位及智能管理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体验。一期已吸引 200 余家商户入驻,涵盖服饰、餐饮、家居、五金、娱乐等领域,创造超 1000 个就业岗位。
对华人经商而言,这里带来了显著变化:如今的华商更注重品牌建设,注册商标、开设专卖店提升竞争力;重视售后服务,尝试线上线下多元经营;部分还拓展至房地产、酒店、餐饮等领域。欧亚商贸中心不仅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更助力华商实现商业升级。
商场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分析
商场现代化并非坦途,在技术、需求、竞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面临多重考验。
技术层面,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要大量资金与技术投入。引入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等系统,以及员工培训都将增加成本,且技术迭代迅速,若未能及时跟进,可能影响消费体验导致客群流失。
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且个性化,对业态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不同群体的偏好差异显著,商场需持续调研调整策略,这对运营能力是极大考验。
竞争压力也在加剧:既要应对同行在品牌、价格、服务上的比拼,又要面对电商的持续冲击,若不能突出优势,很难立足。
可持续发展方面,环保材料与设备的前期投入较高,对资金实力较弱的商场构成负担;部分环保技术尚未成熟,如太阳能板效率、雨水系统稳定性等,也给实践带来困难。
应对策略探讨
创新经营模式是破局关键。一方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通会员体系、积分与优惠,让线上便捷性与线下体验感互补;另一方面引入直播带货、无人零售、共享办公等新业态,满足多元需求。
精准定位目标客群同样重要。深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与习惯,据此规划业态与引进品牌 —— 如针对年轻人引入潮流品牌与体验项目,针对家庭增加亲子业态;同时通过专属会员服务、个性化建议等提升满意度与忠诚度。
加强多方合作可实现资源互补。与供应商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与品牌商联合营销提升影响力,与电商平台拓展渠道;还可联动周边商家、社区举办活动,营造商业氛围。
技术应对上,需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数据管理体系保障隐私安全。可持续发展方面,制定明确目标与计划,加强员工环保培训,同时争取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绿色实践落地。
商场现代化的未来展望
商场现代化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多元的体验,也为自身注入了新活力。通过数字化、业态创新与环保实践,商场成功实现转型,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未来,商场将向更智能、个性、绿色、多元的方向演进。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化应用,将提升智能化水平 —— 智能机器人可能提供个性化购物建议,智能货架实现自动补货。
个性化服务将更精细,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推送定制化商品与活动,让每个人感受到专属体验。
绿色化将成为核心责任,建筑与运营将更注重环保,推广绿色消费,共同助力生态保护。
多元化也将持续深化,健康养生、宠物经济等新业态可能涌现,商场还可能与教育、医疗等行业融合,打造综合生活服务平台。
商场现代化前景广阔,但需管理者持续创新,优化运营与服务,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期待这场变革带来更多惊喜,为生活增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