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资讯聚焦
即时零售竞速:头部商超的效率与成本平衡术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 244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即时零售的蓬勃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持续迭代与消费者需求逐步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即时零售这一新兴零售模式正快速重塑国内零售市场格局。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 (2024)》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 6500 亿元,同比增幅 28.89%;该报告同时预测,到 2030 年这一规模将攀升至 2 万亿元。具体来看,2025 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9%,2025 - 2030 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则预计维持在 15%。

消费者购物习惯已随之发生深度转变,“即时需求即时满足” 成为新的消费趋势。例如,忙碌的上班族下班后计划为家人准备晚餐,却发现家中缺少食材,此时通过即时零售平台下单,新鲜食材可在短时间内送达,满足即时烹饪需求;又如家庭聚会期间突发饮料短缺,即时零售的快速配送服务也能迅速解决这一紧急问题。凭借快速配送的核心优势,即时零售缩短了消费者下单后的收货时间,打破传统电商配送周期较长的限制,既契合消费者对时效的高要求,也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生活模式。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如何平衡配送效率与运营成本,成为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的关键。一方面,配送效率直接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高效配送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与复购意愿;另一方面,运营成本关系企业盈利水平与长期发展,过高成本会压缩利润空间,削弱市场竞争力。因此,像永辉、沃尔玛这类头部零售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在保障配送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永辉的策略剖析

供应链优化降本增效

供应链建设始终是永辉超市发展的核心重点,被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永辉已在全国布局 34 个配送中心,这些配送中心作为关键节点,构建起覆盖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庞大高效物流网络。其中,福州南屿、南通物流中心库房总面积达 14 万平方米,包含约 1.9 万平方米冷库与 13 万平方米其他类型库房。该基地常态储存 290 个品类、2.1 万余种制成食品及日用品,定温冷库日均储存食品类冻品约 6 万件、生鲜类冻品约 1000 吨,是永辉全国规模领先的物流基地之一。依托这一物流布局,永辉实现商品快速调配与高效配送,大幅缩短从仓库到门店的流转时间,为即时零售的高效履约奠定坚实基础。

采购环节中,永辉大力推行源头直采模式,与农产品产地农户、合作社及各类商品源头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这种模式有效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不仅降低采购成本,还能更精准地把控商品品质。以生鲜产品为例,永辉与多家优质生鲜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直接从产地采购新鲜蔬果,避免多层经销商加价与品质损耗,确保生鲜产品以高新鲜度、低价格触达消费者。同时,永辉在采购过程中建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对采购商品进行严格检验,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安全可靠的商品。通过供应链优化,永辉在降低履约成本的同时提升商品竞争力,为 “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 模式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化运营提升效率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永辉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推进运营升级,旨在提升 “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 模式的运转效率。永辉自主研发并推出 “永辉生活” APP,为消费者打造便捷线上购物平台。用户通过该 APP 不仅能便捷浏览、选购丰富商品,还可享受个性化推荐服务 —— 永辉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购物历史、偏好及行为习惯,精准推送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显著优化购物体验;同时,APP 还会及时推送促销活动与优惠信息,进一步吸引消费者下单。

除自营平台外,永辉还积极与京东到家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永辉能够触达更多消费群体,满足不同用户的购物习惯与需求。在订单处理与库存管理方面,永辉充分应用大数据与 AI 技术实现智能化运作:通过分析历史订单数据、实时销售数据及库存数据,精准预测商品需求,合理调整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问题;当某区域特定商品订单量激增时,系统可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快速从周边库存充足门店调配商品,保障订单及时履约。此外,大数据与 AI 技术还能优化订单分配与配送路径规划,在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时降低配送成本。

门店改造适配新模式

为更好适配 “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 的即时零售模式,永辉对旗下门店进行全面深度改造。永辉现有门店涵盖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店、社区店等多种业态,不同业态门店具备差异化定位与服务特色,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及场景需求:大型综合超市商品种类齐全,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仓储店以大包装、量贩式销售为主,主打高性价比商品;社区店则贴近居民生活,方便日常购物。

门店改造过程中,永辉从多维度开展优化升级。商品结构方面,依据不同门店所在区域的消费者需求与消费特征进行精细化调整:在年轻消费者集中的区域门店,增加进口商品、网红商品及即食食品的品类与库存;社区店则重点扩充生鲜、粮油副食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种类与供应量。同时,永辉还着力提升商品品质,引入更多高品质、绿色健康的商品,契合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服务方面,永辉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增设自助收银设备减少消费者排队等待时间;针对线上下单到店自提的用户,设置专属自提点并优化取货流程,确保用户快速取货。

通过门店改造升级,永辉不仅提升门店履约能力,还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与忠诚度。

沃尔玛的应对之策

全渠道融合打造无缝体验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沃尔玛大力推进全渠道零售体系重构,致力于实现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构建完整业务闭环。线上端,沃尔玛持续完善平台操作功能,运用智能分析工具优化商品推荐与促销策略 —— 通过分析消费者浏览历史、购买记录、搜索关键词等多维度数据,精准把握用户偏好与需求,提供个性化商品推荐及专属促销活动,显著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与品牌忠诚度。

同时,沃尔玛通过打通仓储数据链路,构建 “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 一体化服务网络。消费者下单时,可自主选择到店自提享受即时取货便利,或选择即时配送服务实现商品快速到家。例如,节假日促销期间,消费者在沃尔玛线上平台购买生活用品,系统会依据用户位置与库存情况,快速调配附近门店商品进行配送,多数订单可在 1 小时内送达,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全渠道融合带来的高效与便捷。这种模式不仅提升配送效率,还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运营成本,为消费者打造无缝购物体验。

技术赋能提升运营水平

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沃尔玛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提升运营水平。在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方面,沃尔玛运用 AI 预测系统,综合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天气变化、市场活动等数十项动态因素,构建高精度需求预测与补货模型,实现商品需求精准预测与库存合理配置。目前,在前置仓与云仓场景中,系统自动生成的补货指令占比近 90%,大幅提升供应链响应效率,有效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问题,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动态定价模型是沃尔玛另一项重要技术应用。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市场数据、销售数据及竞争对手价格信息,沃尔玛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商品价格:促销活动期间,依据商品销售情况与库存水平灵活调整促销商品价格,平衡供需关系以促进销售;当某款热门电子产品库存紧张且销量旺盛时,适当提高价格;针对滞销商品,则加大降价力度减少库存积压。

物流配送环节,沃尔玛在履约中心部署智能分拣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可快速准确识别货物信息,自动完成货物分类、拣选与装载等操作,整体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约两倍。以山姆极速达业务为例,依托智能定位系统与实时仓配调控能力的协同作用,即便订单包含常温、冷藏、冷冻等多温层商品,从商品拣货到打包的全流程平均可在 2 分钟内完成,几乎所有订单均能在 1 小时内准时送达。通过这些技术应用,沃尔玛在库存管理、定价及物流配送等环节实现高效运转,有效提升配送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会员体系增强用户粘性

山姆会员店作为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商店,在会员体系建设与运营方面成效显著。截至 2025 年初,山姆会员店在全国已开设 54 家门店,预计 2025 年底将突破 60 家。与此同时,山姆会员店会员数量持续增长,续约率及高端 Plus 会员渗透率稳步提升 ——2024 年卓越会员续卡率高达 92%,普通会员向卓越会员转化率达 30%;会员费收入增长同样亮眼,2025 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山姆会员店会员费收入同比增长超 40%。

山姆会员店为会员提供丰富专属服务与权益。商品层面,山姆采用精选 SKU 策略,仅提供约 4000 个商品,但每个品类均筛选出最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帮助会员节省选品时间与精力;自有品牌 Member’s Mark 占比达 30%,其中瑞士卷、牛肉卷等爆款商品成为吸引会员的核心亮点。服务层面,山姆为会员提供极速配送服务,满足即时购物需求;线下门店则开展试吃、体验等活动,提升会员购物过程中的获得感与乐趣。这些专属服务与权益吸引大量消费者加入会员体系,会员为享受权益更倾向于在山姆消费,进而增加订单量;而稳定的会员群体与较高订单量,又助力山姆在采购、运营等环节降低成本,实现用户粘性与成本控制的双赢。

策略成效与行业启示

永辉与沃尔玛围绕 “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 模式推行的一系列优化策略,已在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订单量及成本控制等维度取得显著成效。

市场份额方面,沃尔玛凭借山姆会员店的强劲增长,在中国市场表现突出。2025 财年数据显示,沃尔玛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 27.7%,同店销售增长 23.1%;2024 年山姆会员店全渠道销售额突破千亿元人民币,贡献沃尔玛中国区约七成营收。永辉超市虽 2024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 12.1%(达 545.5 亿元),但通过门店调整等策略,部分完成改造的门店商业模型效率显著提升,新调整门店开业前几日销量均超 100 万元,展现出一定复苏潜力。

用户满意度层面,两家企业均通过差异化策略获得消费者认可。永辉通过供应链优化保障商品品质与价格优势,借助数字化运营提升购物便捷性,依托门店改造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多举措共同提升用户满意度;沃尔玛则以全渠道融合提供无缝购物体验,靠技术赋能提高运营效率与配送准确性,用会员体系强化消费者忠诚度,全方位优化用户体验。

订单量方面,永辉通过拓展线上渠道与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沃尔玛凭借强大品牌影响力、优质商品及高效配送服务,订单量持续攀升,尤其是山姆会员店会员消费频次与客单价较高,为订单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成本控制作为企业运营核心,永辉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采购与物流成本,利用数字化运营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损耗,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沃尔玛则借助先进技术实现需求精准预测与动态定价,降低库存与采购成本,物流环节通过智能分拣机器人等技术提升效率、减少配送成本。

永辉与沃尔玛的成功经验,为零售行业提供多方面借鉴。供应链管理上,优化供应链结构、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是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商品品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运营已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运用大数据、AI 等技术实现订单处理、库存管理、配送路径规划的智能化,可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用户体验;门店改造与业态创新需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结合不同区域与消费群体特征调整商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个性化购物场景;会员体系建设能够增强用户粘性,提高消费者忠诚度与消费频次,为企业带来稳定收入来源。

未来展望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即时零售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技术层面,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将推动即时零售实现更高效率运营与更优质服务:5G 技术普及将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保障订单快速处理与配送信息实时更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选品、精准营销、智能客服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持续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大数据技术则能帮助企业更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为商品配置优化与供应链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消费需求层面,消费者需求将持续升级,对商品品质、服务质量及购物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更注重商品品质与安全性,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商品与服务;对购物便捷性与即时性的期待进一步提升,希望缩短下单后的收货时间。

面对市场变化,零售企业需通过持续创新优化策略,以巩固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与应用投入,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实现供应链管理智能化与营销推广精准化;另一方面,深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开发更具竞争力的商品与服务,优化供应链体系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商品结构与服务内容,提供更个性化、多样化的购物体验,增强用户粘性与品牌忠诚度。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永辉、沃尔玛等头部企业在 “线上下单 + 门店履约” 模式优化中的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零售企业需积极适应市场动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共同推动即时零售行业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