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学术期刊投稿平台官方网站

 资讯聚焦
成都“银发经济”三年计划,下一个财富风口?
发布时间:2025-09-23 点击: 237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成都“银发经济”三年计划.jpg

近日,成都市民政局联合另外 4 个市级部门正式印发《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该计划的出台如同投入市场的 “石子”,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区域内银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份行动计划设定了宏伟目标,明确到 2027 年,成都市需基本形成银发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凸显产业优势特色,推动产业规模突破 1100 亿元。在此基础上,成都还将冲刺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创建工作,培育 15 家以上具备全国影响力的银发经济龙头企业及一批优质品牌产品,并推动 30 项以上产品(服务)入选国家推广目录。这些具体且亮眼的目标,充分彰显了成都在银发经济领域的战略雄心与发展决心。

千亿规模蓝图:2027 年成都银发经济的核心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 2027 年,《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将实现多维度突破。其中,成都市银发经济发展布局需完成基础构建,产业优势特色进一步强化,产业规模稳定在 1100 亿元以上。这一数值背后,是成都对银发经济市场潜力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产业发展的系统性规划。

为达成上述规模目标,成都将重点推进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创建。此举不仅能加速产业资源集聚,推动银发经济集约化发展,更能提升成都在全国银发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为区域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在市场主体与品牌建设层面,成都计划培育 15 家以上具有全国知名度的银发经济企业,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牌产品,同时推动 30 项以上产品(服务)进入国家推广目录。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成都将加大银发经济领域的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力度,通过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而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二)“1+3+7+N” 发展格局:区域协同与特色定位

为保障总体目标落地,成都规划构建 “1+3+7+N” 的银发经济发展格局。该格局以 1 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引领,同步打造温江区、锦江区、武侯区 3 个产业主要承载地,以及成华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金堂县 7 个协同发展地,形成多层级、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 温江区:聚焦医药研发、智能制造、康养医养三大领域,致力于建设银发经济智能制造区、品质消费区与康养服务区。目前,温江区已集聚 46 家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及康复辅具产业链相关企业,另有 19 家保健用品企业入驻,产业基础扎实。未来,温江区将重点发力康复辅具产业,持续深耕银发食品赛道,积极抢占细胞治疗与抗衰医美领域先机;同时加快搭建银发经济消费体验场景,举办全国性线上线下银发主题消费节会,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温江银发消费 IP。

  • 锦江区:依托区域内金融、文旅、生物科技等优势产业资源,推动医养、康养、金融深度联动发展。锦江区常住人口中 60 岁以上群体占比较高,近年来始终以 “以养促医、以医助养” 为工作核心,构建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先后荣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下一步,锦江区将进一步释放资源优势,深化医养、康养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保障。

  • 武侯区:借助川渝两地医疗、文化、科技等优质资源,推进川渝银发经济产业园建设。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武侯区将在川渝协同发展中发挥纽带作用,通过整合两地产业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推动川渝地区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此外,成华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等 7 个协同发展地,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在高端养老、旅居养老、银发中医药、银发绿色食品等领域打造特色产业;例如都江堰市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旅居养老,彭州市凭借中医药产业基础布局银发中医药领域。其余区(市)县则围绕本地养老服务需求,合理规划银发产业布局,最终形成全域覆盖、特色鲜明的银发经济发展格局。

重点产业领域: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养老服务业:全方位覆盖的服务网络

在养老服务业领域,成都将重点完善城区五级、农村三级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之间的服务转介机制,打破不同养老模式间的壁垒,提升服务衔接效率。

  • 居家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成都将培育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同时鼓励社区、家政企业及互联网平台参与,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样化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享受专业照护。

  • 社区养老:承担养老服务 “依托” 功能,成都将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施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精准对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同时推广 “社区 + 物业 + 养老服务” 模式,整合社区与物业资源,强化专业照护、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能力。

  • 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的 “专业支撑”,成都将根据区域实际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优化供给结构,重点发展普惠型养老机构。通过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补贴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扩大优质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与可及性。

此外,成都还将有序推进国家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开展养老服务机构 “以旧换新” 等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激活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在医养结合领域,成都将加快医养结合机构与 “医养综合体” 建设,推进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力争 70 家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病床;同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与站点,为老年人提供 “医疗 + 养老” 一体化服务。

(二)智慧养老产业:科技赋能养老服务升级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成为成都银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成都将聚焦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等细分领域,推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产品的适老化改造,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老年友好性。

  • 智能穿戴设备:集成多类传感器、处理器与通信技术,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行为模式与环境信息;例如智能手表、手环可监测心率、血压、睡眠数据,智能服装可追踪运动状态与身体状况,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预警。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覆盖体温、血糖、血氧等多维度健康指标监测,通过与智能养老服务平台联网,实现健康数据实时共享,方便医生与家属及时掌握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前干预健康风险。

  •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分为家庭服务机器人与护理机器人两类,前者可协助老年人完成打扫卫生、购物等日常事务,减轻生活负担;后者可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翻身、喂食等专业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效率与安全性。

为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成都将以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为载体,整合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重点发展生命体征监测、防走失终端、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同时鼓励企业运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适老化智能终端,打造 1-2 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养老产品品牌。此外,成都还将持续扩大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供给,力争每年培育 6 项产品(服务)进入省级数字适老化体验中心、智慧适老化应用名单及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服务)推广目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养老产业生态。

发展现状与挑战:机遇与困境并存

(一)当前发展现状

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成都银发经济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调研显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老年市场,推出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例如华西精创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研发的手部康复训练机器人,由动力手套、主机、镜像手套三部分组成,通过机械辅助提升老年人关节活动度、缓解肌张力,同时融入 AI 算法实现智能化操作,降低用户学习成本。目前该产品已与华西相关康复中心开展科研合作,每周服务超 50 人次,获得市场初步认可。

在养老服务机构领域,成都也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以 “今福蓉长者之家” 养老院为例,该机构整合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引入先进管理模式与服务理念,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成为区域内养老机构的典型代表。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成都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老年人消费观念较为保守,对新事物接受度偏低。部分老年人对老年用品持 “观望” 态度,尤其对智能养老产品接受度不高,存在 “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科技产品不会用、不愿用” 等认知,导致创新型银发产品与服务推广难度较大。

二是老年人购买力有限。多数普通老年人收入水平不高,在消费时优先考虑价格因素,对产品品质与功能要求相对较低,难以承担高价位的银发产品与服务,导致高品质银发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产业升级。

三是产品服务与实际需求错位。部分康养科技企业过度追求 “高科技含量”,忽视老年人对产品便捷性的需求,导致部分智能产品需家人或专人辅助使用,普及难度大;同时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在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影响产业整体发展质量。

未来展望:千亿产业引领城市经济新增长

《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的出台,为成都银发经济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地,相关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成都银发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民生改善角度看,未来成都银发经济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老年人将获得更便捷、舒适、安全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丰富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感。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成都银发经济潜力巨大。到 2027 年,1100 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将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带动养老服务、健康医疗、智能设备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与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品牌影响力扩大,成都银发经济产品与服务将逐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望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总体而言,成都银发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合力下,成都有望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既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保障,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成都银发经济发展,见证这一产业的成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