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学术期刊投稿采编平台官方网站

 资讯聚焦
“千集万店”进乡村,消费升级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11-12 点击: 320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千集万店”:农村商业变革的号角

在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农村市场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长久以来,农村商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基础设施薄弱、物流配送滞后、商品种类匮乏、消费体验不佳等问题,像一道道枷锁,束缚着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不过,如今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正在农村商业领域悄然拉开大幕,而 “千集万店” 改造工程正是这场变革的嘹亮号角。

2024 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入实施 “‘千集万店’改造提升” ;紧接着,《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重磅出台,进一步明确以 “千集万店” 改造提升为抓手,计划到 2027 年,完成 5000 个乡镇集贸市场和 5 万个左右农村便民商店的改造工作。这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发布,彰显出国家对农村商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农村连锁经营的腾飞插上了政策的翅膀 。

“千集万店” 改造工程,绝非简单的店铺翻新、市场改造,而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农村商业生态重塑。它旨在通过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数字化技术,让农村商业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是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必然要求。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它承载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连锁经营下沉:农村商业新画卷

(一)布局现状与规模

连锁经营在农村的布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成果显著。在众多连锁品牌的积极拓展下,农村市场的门店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黑龙江省供销社系统的连锁店已覆盖全省 90% 的乡镇和行政村,总数多达 26,568 个 ,2025 年连锁经营额达到 181.2 亿元,同比增长 15.9%,发展态势十分强劲;宁波市 1955 个行政村中,连锁便利店的数量已超过 2160 家,覆盖率高达 77.6%,仅去年一年就新建了 560 多家村级连锁便利店。

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 2025 年底,各类连锁品牌在农村地区的门店总数突破千万大关,覆盖了全国 80% 以上的乡镇和 60% 以上的行政村。这些门店犹如一颗颗商业种子,在广袤的农村大地生根发芽,逐渐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商业网络。连锁经营在农村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为农村商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二)典型案例剖析

以红旗连锁为例,这家四川本土的大型零售企业,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积极作为,通过开设乡村甄选店、社区服务店以及在门店设立乡村振兴专柜等创新形式,深度融入农村市场。红旗连锁先后与成都、阿坝、巴中、内江等多地政府签署了农超对接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自身庞大的市场网络优势,派出专业采购团队深入省内外多个农产品产地直采。仅去年一年,就帮助当地销售猕猴桃、草莓、脐橙、耙耙柑等水果、蔬菜及农副产品数万吨。在满足城市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为农村地区的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销路,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又如福泉市恒源商贸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协调引导下,积极探索农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在陆坪镇松江村开设的首家乡村连锁超市,采用加盟的运营方式,形成了 “四统筹一主导” 的独特模式。公司统筹开展运营超市的统一门店形象、统一管理体系、统一商品采购、统一配送体系建设,而加盟商则由松江村本地创业人员担任,主导门店日常运营。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门店就业人员能够接受总部全面的经营、服务、管理培训,获得统一配送的优质货源,有效降低了物流和采购成本。总部还会根据加盟门店的销售数据,每月对各类货品进行合理调配,确保加盟商稳定经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农村就业人员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村级便利店升级:家门口的消费升级

(一)升级前后的对比

村级便利店的升级,堪称一场全方位的蜕变,从店面环境到商品种类,再到服务功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升级之前,许多村级便利店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店面狭小、光线昏暗,货架陈旧且摆放杂乱无章。商品种类也极为有限,主要以零食、日用品等常见品类为主,且大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村民们走进这样的便利店,常常会有一种压抑感,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而如今,升级后的村级便利店仿佛焕然一新。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崭新的货架整齐排列,商品分类清晰,摆放有序。店内的装修风格也更加现代化、简约化,让人感觉舒适自在。在商品种类方面,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除了传统的零食、日用品,还增加了生鲜、水果、家电、母婴用品等丰富多样的品类。像生鲜区,不仅有新鲜的蔬菜、肉类、海鲜,还配备了专业的冷藏设备,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家电区则摆满了各类小家电,如电饭煲、电水壶、电风扇等,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服务功能的升级同样令人瞩目。以前的便利店,主要功能就是商品销售,服务内容单一。而现在,便利店的服务触角不断延伸,代收水电费、快递收发、票务预订、金融服务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真正成为了村民生活的 “一站式服务中心” 。

(二)带来的实际便利

升级后的便利店,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便利。从购物便捷性来看,丰富的商品种类让村民无需再为购买一件商品而奔波到镇上甚至县城。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用品,还是偶尔需要的生鲜食材、小家电,在家门口的便利店就能轻松购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以生鲜为例,以往村民购买新鲜蔬菜和肉类,往往需要早起去集市,或者开车到较远的超市,路途遥远不说,还耗费大量时间。现在,便利店的生鲜区每天都会供应新鲜的食材,村民随时都能买到,十分方便。

在生活服务提供方面,便利店新增的各项服务功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代收水电费服务,让村民无需再为缴费跑营业厅,在便利店就能轻松完成;快递收发服务,解决了农村快递配送 “最后一公里” 的难题,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发快递,享受便捷的网购体验;票务预订服务,方便村民购买火车票、汽车票、景区门票等,为出行和旅游提供了便利;金融服务则为村民提供了小额取款、转账汇款、贷款咨询等金融支持,满足了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乡村消费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一)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呈现出从传统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加速转变的态势。在食品消费方面,农村居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质、安全和营养。过去,农村餐桌上常见的是自家种植的蔬菜和简单加工的食品,如今,新鲜的水果、进口食品、有机食品等逐渐走进农村家庭,丰富了农村居民的饮食选择。像车厘子、山竹等以往只有在城市才能见到的高档水果,现在在农村的便利店和超市中也越来越常见,春节期间,这些水果的销量更是大幅增长,成为农村居民走亲访友的热门礼品 。

在家电消费领域,农村市场的升级趋势同样显著。曾经,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传统家电是农村家庭的 “奢侈品”,而如今,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持续推进,智能家电正迅速走进农村千家万户。智能电视不仅拥有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画质,还具备互联网接入功能,让农村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海量的影视节目、学习各类知识;扫地机器人、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等新型智能家电也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舒适。

在服装消费上,农村居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过去,他们更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价格,如今则更加追求时尚、品牌和个性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购买品牌服装,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羽绒服、运动鞋、休闲装等成为农村服装市场的畅销品。每到过年过节,农村的服装店总是人头攒动,村民们纷纷挑选新衣,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

(二)消费习惯转变

连锁经营的下沉和村级便利店的升级,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深刻地改变着村民的购物习惯。在过去,农村居民的购物主要依赖传统集市和小型小卖部。集市通常定期开放,村民们需要在特定的日子前往赶集,一次性购买大量的生活用品。这种购物方式不仅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商品种类有限,质量也参差不齐。小卖部虽然分布较广,但规模较小,商品更新换代慢,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如今,随着连锁便利店在农村的广泛布局,村民的购物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日常化。便利店就开在村民家门口,营业时间长,商品种类丰富,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生鲜食品,一应俱全。村民们无需再等到赶集日,随时都能去便利店购买所需物品,即使是晚上突然需要某样东西,也能在便利店轻松买到。而且,连锁便利店采用统一的采购、配送和管理模式,商品质量有保障,价格也相对透明,让村民购物更加放心。许多村民表示,现在去便利店购物就像去自家仓库一样方便,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模式也在农村逐渐兴起。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尝试网上购物。他们通过电商平台可以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商品,选择更加丰富,价格也更具优势。同时,农村便利店也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村民可以在便利店下单,享受送货上门服务;也可以在网上下单,到便利店自提商品。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模式,既满足了村民对便捷购物的需求,又提升了购物体验,深受农村居民欢迎。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挑战重重

在农村连锁经营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这些挑战犹如暗礁,时刻考验着农村连锁经营的航船。

供应链不完善是横亘在农村连锁经营面前的一座大山。农村地区交通网络相对薄弱,道路状况不佳,特别是在偏远山区,道路狭窄、崎岖,甚至部分路段还未实现硬化,这严重影响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加上仓储设施简陋,缺乏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商品存储和周转的需求。许多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车辆有限,且配送路线分散,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物流成本比城市高出 30% - 50%,这使得连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而且农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困难,难以实现高效的采购、库存管理和配送。

人才短缺也是制约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因素。连锁经营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但由于农村地区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发展机会有限,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许多连锁企业在农村地区招聘的员工,大多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和指导。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培训资源匮乏,培训体系不完善,员工的培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人才的短缺,使得连锁企业在农村市场的运营管理水平难以提升,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竞争同样激烈。随着农村市场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农村市场,连锁经营面临着来自传统小卖部、集市摊贩以及其他新兴商业业态的竞争。传统小卖部虽然规模较小,但经营灵活,与当地村民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客户基础;集市摊贩则以价格低廉、商品种类丰富等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此外,一些电商平台也在大力拓展农村市场,通过线上销售和配送服务,对农村连锁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锁企业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策略探索

面对诸多挑战,农村连锁经营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供应链是当务之急。连锁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商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采用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方式,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大对仓储设施的投入,引进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系统,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确保商品的存储和周转安全、高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

培养人才是关键。连锁企业应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养适合农村连锁经营的专业人才。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开展内部培训和轮岗交流,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对农村当地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当地市场和文化的优势,提高企业在农村市场的运营管理水平。

创新营销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连锁企业应深入了解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利用农村地区的传统节日、集市等时机,开展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加强与当地村委会、合作社等组织的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拓展销售渠道。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线上推广和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

未来展望:乡村商业的无限可能

“千集万店” 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连锁经营在农村的持续下沉,以及村级便利店的不断升级,为农村商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无比美好的未来画卷 。

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落地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商业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供应链更加高效,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市场竞争更加有序。农村连锁经营有望形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本土品牌,这些品牌将以优质的商品、贴心的服务和创新的经营模式,成为农村商业的中流砥柱。村级便利店将进一步融入农村居民的生活,不仅是购物的场所,更是社区交流、信息传播、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农村消费市场也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得到更充分的满足。消费习惯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模式将成为主流,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