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商业流通
最新现代商业成功模式之 海南航空破壳港联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基本概况】

 

200683,港联航空宣布,海南航空集团将收购港联航空45%的股权。

海航与港联的接触始于2005年初,但是双方正式商谈合作计划则是在20063月。港联的实际控制人是赌王何鸿燊,航线以支线为主,舱位单一,无商务舱,运营业绩并不理想。但是,内地和香港关于航空服务的政策却给港联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局。

根据以往的条约,香港航空公司开通中国内地航线的权利只掌握在港龙手中,而根据对等原则,只有国航这样的公司才能申请并拥有飞往香港的航线,因此海航要想开通内地城市至香港航班的机会是很小的。

2004年后航权政策一再放松,内地和香港签署新航空服务协议,规定每条内地航线双方都可指定两家香港航空公司经营,这使得港联于20055月取得广州、杭州、重庆、南京和宁波等五个内地城市的航线经营权。但是,香港航空业竞争的剧烈变动让港联的价值凸现出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其价值只对海航公司才存在。

20066月,国泰吞并港龙后,香港突然就变得仅有一家航空公司开通内地航线了。而为了缓解国泰收购港龙后对内地民航业的冲击,协调双方的竞争关系。国航和国泰签订了一系列营运协议,由国航独家负责国泰航空(包括港龙航空)在内地的客运销售。

这样事实上将形成国航占据70%以上的香港市场和1/3的中国内地市场,形成北京一香港双枢纽网络的格局。国航掌控了竞争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对海航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虽然海航一直希望拥有以香港身份开通内地航线的新渠道,避免直接与国内三大航空公司苦苦竞争,但由于航空业祖父条款的约束被排斥于政策条款之外。这样对于一个地方航空公司的发展极为不利。

而港联的身份和已经取得的内地城市之间的航线经营权恰好可以打破这种垄断,让海航实现"曲线救国"的梦想。

当然,为了能够顺利解决既拥有控制权,又保持香港航空公司的身份。海航花了大量的心思。

当时海航在同港联接触时本想成为其控股股东,但是,"如果控股,港联就将失去其香港航空公司的身份,从而失去香港内地航线的经营权。这将使港联优势尽失。"出于保护港联航空香港特区"指定航空公司"(即在香港注册、管理层和决策层都在香港)的考虑,海航决定将入股计划改变为45%,港联原股东将继续持有剩余的55%股份,保持作为香港注册航空公司的地位。

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在对最新股权结构、新管理层架构、董事局成员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后,认定港联航空股权结构改变后仍然无损作为香港"指定航空公司"的地位,拥有在香港申请航权的权利,该公司可以继续以香港为决策和营运基地。

于此,海航这样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也拥有同国航、南航一样进出香港的权利,港联被收购后与中富航空〈此前也被海航收购)合二为一,这样海航将成为仅次于国泰的香港第二大航空承运人。

   (张逢华:《海南航空破壳港联》,《商界:中国现代商业评论》,2007年第4期)

 

【模式解析】

 

企业名称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

航空

价值主张

以参股方式实现资源互计,提髙竞争力。

 

模式核心

 

 

1. 作为地方航空公司,如果与国有三大航空公司直接竞争,申请到飞往香港的航线机会很渺小。

2. 发现港联这家以前很少有人关注、规模极小的香港本土航空公司的价值正在迅速上升。

3. 收购港联,以香港身份开通内地航线的新渠道,直接避免了与内地三大航空公司苦苦竞争还几乎无望申请香港航线的局面。

赢利点

客运收入,货运收入,服务收入。


 


【点评精要】


 

海航收购港联,其收购本身并不困难和复杂,而关键在于如何发现以前很少有人关注的这家规模极小的香港本土航空公司的价值正在迅速上升。这一方面与航权新政策变动有关系,同时也与国内航空业的竞争有关系。在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大刀阔斧地收购,是海航获得竞争空间的唯一选择,而对港联的收购,则"曲线"实现了这一目标。

海航从1 000万元起家,不仅创造了连续8年盈利的神话,也创造了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奇迹。通过一系列兼并收购和重组,海航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竞争力的航空公司之一。目前海航已经通过这种"曲线"方式开通了国内外的一系列航线。至此,海航的航权将空前开阔,基本已经摆脱了体制内外的约束,将自己的竞争空间提高了一个台阶。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