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财会研究
对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现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我国财政部门于2012年12月19日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该制度于今年1月1日全面实施。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加快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深入,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各方需求。所以必须在它的基础上修改。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适应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满足《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现的需要;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本文首先指出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其次,指出了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会计状况;改变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会计科目的使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详细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该体系不仅从传统会计体系中提取了合理的内容,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比传统会计体系更加有效和全面。
 
 一、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遵循的具体原则
 
  (一)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基础。
 
  同时修订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基本会计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般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必要基础,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占据核心地位。
 
 (二)以符合财务规则为原则
 
  实际上是根据事业单位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制度框架体系,如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非税收入管理等,对财务规则进行了整改和完善。新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新财务规则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思路,就是保证事业单位目前实行的会计基础和基本核算模式不变,同时不断加强财务改革步伐,认真处理会计实务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新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新财务规则之间会计核算的基本定位和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是一致的。
 
  (三)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原则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注重处理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制定了有效措施,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账目庞大、财政投资资金核算不清、会计科目体系滞后、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它不仅保证了事业单位会计的高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的变化
 
  (一)增加了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已经在现代事业单位推行,有效地处理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固定资产核算的矛盾。纵观我国国情,颁布实施的收付实现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难以适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改革的需要。同时,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直接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所以现在还是应该实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方法。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核心。对于一些具体业务,如政府部门拨款、奖励性支出等。应致力于推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方法,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责任,而且可以极大地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为了跟上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需要,满足各级信息的要求,需要一套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以保证最终反映的信息真实、全面、具有前瞻性。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应适当建立“主财务报告与补充财务报告相结合”的制度。做一个详细全面的报告,然后做相应的补充报告来补充。严格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形式整顿资产负债表,明确资产、负债、净资产三大类,通过流动性对资产负债进行分类,增加现金流量表;同时,事业单位应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例如,能够反映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指标、能够反映对外投资收益率的指标等。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全面分析事业单位的全部现金流量、资产存量和增量,从而全面反映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高效的纠正和监控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通过财务分析,会计报告使用者可以及时掌握财务信息,并根据事业单位的业绩和经济前景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已经落实
 
新会计制度强调,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财务规则或者制度标准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同时增加了一种新的假折旧摊销方法,即在计提摊销过程中,核销非流动资产的基金,不计入支出。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预算和财务管理的需要,不会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同时,它能有效地反映资产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和使用程度的变化而发生的价值消耗。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贯穿于事业单位的全过程,使得事业单位在实施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了强有力的会计数据作为依据。
(四)重视资产的计价和会计管理
 
  事业单位在运营中,经常会出现无偿调入资产计量标准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新会计制度编制了详细的资产计量原则,指出在相同或类似类型资产的市场价格仍难以有效取得的情况下,实际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同时强调会计报表附注反映的是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上述规定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取得的资产得到及时有效的记录,充分利用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检查手段管理国有资产,增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新会计中的基础设施会计
 
  事业单位属于独立核算科目的范畴,要制定配套措施,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营进行高效、全面的管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增加业务活动经费、业务活动经费、基建经费等新内容。新增基建资金来源一级会计科目,即基建拨款收入,再新增基建资金使用一级会计科目,即基建项目或在建工程,以准确核算在建工程使用的材料价格、人工价格、设备价格等各项支出。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结束后转入固定资产账户时,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基本建设会计编制的项目支出表了解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并结合具体支出金额详细记录固定资产账户,从而产生完善高效的信息报告系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成果和预算执行情况,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在未来社会更快、更好、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实际运作应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加快会计改革的步伐,以确保会计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和财务监督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微,付荣霞.事业单位摊销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N].海峡财经导报,2008年.
[2]孙立荣.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议[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3]王晓霞.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4]寇丽梅.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并入事业会计核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