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区域经济
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香嘉豪  张河清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分析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开发存在问题,提出加大文化旅游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提升区域旅游品质,扩大传统节事活动的影响力以及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等对策措施,旨在整合优化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和商贸为一体的旅游商贸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吸引力;提升

 

一、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概况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两千多年来均为广州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其地域范围从西边教育路和昌兴街起,向北延伸至中山五路与广卫路,东边连接文德路,南边抵达惠福东路及文明路,总面积约为0.36平方公里[1]。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获评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以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及7处市级文保单位,汇聚了北京路古道遗址、南越国宫署、大佛寺、拱北楼、药洲遗址和西汉水闸等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作为世界繁华的商业集散地之一,涵盖北京路步行街、惠福美食花街和文德路文化街等历史文化及特色商业街区,并云集新大新百货、天河城百货和广百百货等大型商场,商业气氛浓厚,每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

 

二、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历史文化遗存没得到良好保护

大部分历史文化遗存处于街巷深处,被密集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所包围,且缺少显眼指示,其交通可达性较低,遗存传统风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难以引起游客和公众的兴趣。此外,部分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供水排污系统等市政设施老化,危破房屋数量日渐增多,如以居住区为主的昌兴街等地段的历史建筑多作出租用途,因其缺乏定期的维护,导致危破房建筑日益增多,存在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对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舒适宜人空间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旅游发展缓慢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总体联动性较差,尽管旅游区承担着文化、商业、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但未真正将上述功能进行融合发展,只是简单地将其拼凑在一起,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正逐渐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极大威胁,如部分传统工艺失传以及民俗表演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一些知名的老字号面临倒闭的困境。其次,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缺少休闲游憩和娱乐产品,缺乏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文化渗透力差,无法满足当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再者,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没将分布相对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优化,因而目前仍以观光游览型旅游者为主,游客在旅游区的逗留时间较短,旅游综合效益较低。

(三)传统节庆活动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每年春节前后,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会举行迎春花市和广府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影响力逐年扩大,但参与活动的大部分人为广州市本地居民,外地游客较少。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没有对传统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活动仍以巡演表演为主要呈现方式,形式单一,旅游者参与性和互动性不高。传统节庆活动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创新不足,活动的内涵、形象包装、推广宣传的力度仍需强化,北京路节事旅游活动品牌打造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三、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旅游吸引力提升路径

(一)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拥有众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需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以最大程度保留旅游区的文化特征和传统风貌。首先,应依法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和其整体风貌,并严格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建筑,展现旅游区不同历史阶段的风貌特征。

其次,应遵循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在维护文化遗产中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2],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并适当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

再者,为保护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现有的传统文化休闲商业氛围,应循序渐进地降低人口密度,改变不合理的用地结构,在保持街道主体风貌和建筑多样性的前提下,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完善建筑内部的建筑结构,拆除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危、旧建筑,对于与街区传统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应予以拆除或改建,并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严格控制街道两侧新建建筑高度、尺度、色彩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以保护北京路历史街道的道路格局。在延续街区传统风貌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文化产业,如将古建筑作为主题文化展览基地或者改造成广府美食、艺术等不同主题的特色休闲文化场所,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体现广府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转型升级。

(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从制度层面保护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制定北京路文化旅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规划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出台相关的扶持鼓励政策,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考核评估、奖励和退出机制。

其次,对于具有明确物质空间对应的如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推出老字号商业保护政策,在老字号集中区域打造手信一条街等特色商业,以维系老字号的正常运营,同时需针对老字号所在的历史建筑进行保存和保护,并制作专门的老字号标识牌,以还原历史记忆与生活场景。

再者,对于具有无明确物质空间对应的如表演艺术、民间工艺和民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定点展示和重大文艺活动等形式予以展示。针对粤剧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提供特色展示的空间载体,将展演活动与旅游区文化内涵相结合,对旅游区内的特色音乐、曲艺类非遗项目进行定点展示;针对粤绣等民间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将其整体打包纳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宣传工作之中,充实和提高其文化内涵;针对迎春花市和广府庙会等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日期间,可在旅游区内开辟专用展示空间,举办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向公众充分展示历史悠久的广府特色文化节庆。

(三)提升区域旅游品质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应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区商业、旅游和休憩等功能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弘扬岭南传统文化。要以北京路及其周边的文物景点为依托,充分挖掘利用广府文化资源,将文化表演、民间工艺与旅游区文化相融合,突显北京路的文化核心地位和重要影响力。应积极打造以文化体验和商务休闲为主导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增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从而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形成功能齐全的旅游区发展新格局。如可将广府民俗文化与旅游路线相结合,开发红色旅游线路、老字号旅游线路和民间工艺旅游线路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同时可对现有的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建筑等文化博览旅游设施进行活化利用,推出文化博览旅游产品

(四)扩大传统节事活动的影响力

首先,应注重游客参与体验,可通过增设与人偶合影活动及游戏互动环节,举办广府手工艺品DIY、广府特色集体婚礼等吸引新一代年轻人的特色活动,丰富传统节事活动内容,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也促进旅游区品牌形象的宣传。亦可立足于旅游区内历史悠久的古书院群等特色资源,为青少年举办别具特色的“成人礼”,以此扩大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影响力。

其次,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渠道提升传统节事活动的知名度。一是对旅游区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持续性的宣传推介实践,加深公众对传统节事活动的印象。二是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推广,将广为流传的历史传说、典故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如将素馨姑娘等人物传说创作成动漫和微电影作品等影视作品。三是利用交通工具进行宣传,如可参照国内外历史名城的经验,在旅游区内适当引进观光电车及观光小火车等运营灵活的中小型观光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并将其作为传统节事活动的宣传载体,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以提升旅游区的形象。

(五)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不仅是广州市历史文物集中地和商业步行街,同时也是周边各大企业的聚集区,交通流量较大。因此旅游区内适宜以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等慢行出行方式为主要交通方式,重点规划昌兴街和文德路等以步行优先区域,并将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连接起来,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3],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区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北京路申报4A景区 能否打通千年商脉?[EB/OL].http://www.gzzxws.gov.cn/wszm/wsjy/201609/t20160919_39370.htm,2016-09-19

[2]李秋梅.追忆老城印迹“造古”在城市街区建设中的运用[D].桂林理工大学,2010.

[3]王茁,余坤.慢行交通与公交一体化的换乘停车场规划研究[J].交通科技, 2016(6):140-142.

关键字: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