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亿县消费图鉴:小县城的 "消费力觉醒"
(一)经济强县的消费突围战
在当今中国经济版图中,县域经济正以迅猛之势崛起,尤其是 “千亿县” 群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消费升级的关键力量。2023 年,59 个 “千亿县” 以全国 1.2% 的土地、4.5% 的人口,贡献了 7.6% 的 GDP 与 10% 的规上工业产值,成绩斐然。
从消费层面来看,这些经济强县的表现同样令人惊叹。江苏昆山,作为 “天下第一县”,2023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 5.4 万元 ,这一数字甚至超越了部分新一线城市,彰显出其强大的消费实力。浙江义乌,以 “世界小商品之都” 闻名于世,凭借庞大的商贸体系,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 9.3 万元,人均消费支出也达到 5.496 万元,消费活力十足。乐清市作为 “中国电器之都”,依托完善的电气产业集群,2023 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15 万元,消费能力直逼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引领县域消费潮流。
(二)南北差异下的消费密码
尽管 “千亿县” 整体消费实力强劲,但南北县域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资源型县域呈现出 “经济强消费弱” 的分化特征,陕西神木便是典型代表。神木市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2023 年 GDP 高达 2347.1 亿元,在 “千亿县” 中位列第七。然而,其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却仅排 49 位。这主要是因为煤炭产业的财富集中效应明显,普通民众的创富机会相对有限,导致消费能力未能与经济总量同步提升。
贵州仁怀的情况也较为类似,因茅台酒厂的单极支撑,仁怀 2023 年 GDP 达 1800.3 亿元。但受地理位置偏远及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产业红利难以普惠大众,城镇月均消费仅 2385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 “民富型” 县域。以义乌为例,这里拥有 7.5 万个商位,连接着全国 210 万中小企业,年成交额超 2000 亿元。活跃的商贸活动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让居民收入水涨船高,形成了经济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在浙江,像义乌这样的县域不在少数,它们凭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双提升,成为县域消费的典范。
二、新消费生态崛起:县域市场的 "基因突变"
(一)Z 世代改写县城消费剧本
在县域消费的变革浪潮中,Z 世代正逐渐成为主角,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为县城消费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变革。京东数据显示,2023 年县域咖啡消费增速超一线城市 26% ,这一数据背后,是 Z 世代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瑞幸、库迪等品牌在江苏太仓、福建晋江等地实现 “一县十店” 布局,这些门店不仅是喝咖啡的场所,更是 Z 世代社交、打卡的热门地点。
安徽临泉的人口结构变化,更是生动展现了 Z 世代对县域消费的影响。临泉人口净流入占比达 21.7%,大量年轻人的回归,带动了当地消费业态的多元化发展。健身房、剧本杀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的新选择。在临泉的一家健身房里,95 后会员小李表示:“以前在大城市工作,习惯了下班后去健身房锻炼。回到家乡后,发现也有了这样的好去处,既能保持健康,又能结交新朋友。” 像小李这样的 95 后青年,正推动着县域消费从 “生存型” 向 “体验型” 跃迁,他们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满足,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方式。
(二)智能绿色消费成 "品质刚需"
随着县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智能绿色消费正逐渐成为 “品质刚需”。在山东济南的县域家电市场,2025 年上半年万元以上高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73% ,嵌入式冰箱、洗烘一体机等智能设备走进乡村,成为家庭生活的新标配。浙江长兴的 95 后村民钱佳峰在装修新房时,一口气采购了 20 余件智能设备,从智能灯光到智能家电,他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反映出县域 “适老化 + 智能化” 的双重需求。
在政策的推动下,智能绿色消费在县域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四川宣汉成立 “家电联盟”,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2025 年以旧换新订单量增长 115%。在宣汉的一个乡镇,村民王大爷在 “家电联盟” 的帮助下,用旧冰箱换购了一台智能节能冰箱。他高兴地说:“这新冰箱不仅省电,还能手机操控,太方便了。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们也能用上这么好的东西。” 像王大爷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在享受智能绿色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消费升级驱动力:解码县域经济 "增长极"
(一)产业集群的 "造富效应"
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以强大的 “造富效应” 推动着县域消费的蓬勃发展。江苏江阴、张家港等 “千亿县”,凭借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培育出 16 家上市公司,本地配套率达 85% 以上 。在这些县域,产业集群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提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超 45%,这使得他们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从而形成了 “产业兴 - 收入增 - 消费旺” 的良性闭环。
浙江的 “块状经济” 同样独具特色,催生了乐清电气、义乌小商品等一批闻名全国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以其高度的专业化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2023 年,江苏、浙江两省的 “千亿县” 数量占比达 44%,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许多本地居民通过在电气企业工作或从事相关配套产业,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二)数字基建重塑消费场景
数字基建的飞速发展,为县域消费场景的重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时零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消费模式,在县域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美团数据显示,在 50 个网红县城,即时零售的订单量同比增长 22.59% ,县域外卖非餐商品订单占比达 35%,手机、数码产品等通过即时配送实现 “当日达”。这一模式的兴起,不仅满足了县域居民对商品即时性的需求,还为本地商家拓展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贵州台江 “村超” 的火爆,更是数字基建与县域消费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村超” 赛事通过线上平台的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台江观赛,带动了周边县域酒店预订量增长 300%。线上流量与线下体验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 “县城消费新范式”。在台江,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看精彩的足球比赛,还能通过线上平台预订酒店、购买特色农产品,享受便捷的消费服务。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不仅丰富了县域消费的内涵,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未来挑战与破局之道:县域消费如何 "长红"
(一)破解 "冰火两重天" 的结构性难题
尽管县域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 “冰火两重天” 的结构性难题。资源型县域受产业结构单一、财富分配不均等因素影响,消费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强县形成鲜明对比。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实现县域消费的均衡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陕西神木作为资源型县域的典型代表,正积极探索转型之路。神木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济实力雄厚,但消费市场却相对疲软。为了打破这一局面,神木市文旅集团全力打造核心景区,如红碱淖景区的景观提升项目和基础设施改造,石峁遗址游览线路的改造等。同时,丰富旅游业态,开发黄昏营地、篝火晚会等特色产品,研发品牌研学产品和文创产品 。2024 年,神木接待游客突破 100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 30 亿元,文旅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贵州仁怀也在积极推进酱酒文旅融合,试图打破 “一酒独大” 的产业格局。仁怀市围绕资源、客源、服务 “三大要素”,充分发挥酒文旅资源优势,加快构建茅台镇度假旅居生态圈。打造集餐饮、观光、休闲、体验、住宿等为一体的星级酒庄 12 家,推出 “百里酒廊” 精品旅游体验线路 。在茅台镇,游客不仅可以深入各大酒庄,探秘酱香白酒的酿造技艺,还能品尝美酒、欣赏美景,享受独具特色的酱香之旅。2024 年,仁怀市共接待游客 1036.47 万人,同比增长 8.6%;旅游综合收入达 128.57 亿元,同比增长 8.9%,酒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仁怀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构建 "产消协同" 新生态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构建 “产消协同” 新生态成为县域消费持续增长的关键。通过电商直播、工业旅游等创新模式,实现产业与消费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本地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重庆垫江积极打造电商直播孵化基地,为县域消费注入新动力。垫江在全市率先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电商产业园,成功引育孵化 200 余家电商企业,培育了 “垫江优品” 等电商区域公共品牌 。2024 年,全县网络零售额达 8.48 亿元,同比增长 20.32%。在包家镇电商直播一条街,主播们通过直播向网友介绍爱媛果冻橙、耙耙柑等农产品,将曾经销售无门的农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电商直播不仅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垫江的特色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的 “云端突围”。
浙江长兴则在推动 “工业旅游”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兴县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引导游客走进新能源电池工厂,亲身感受工业生产的魅力。通过工业旅游,游客不仅能够了解新能源电池的生产过程,还能增强对本地产业的认知和认同感。同时,工业旅游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地消费的增长。
政策层面,全国已建设 2628 个县城商贸中心,物流配送体系向乡村末梢延伸,为消费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四川内江隆昌,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囊括了各种热门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桂林阳朔县,免税旅游购物城的开业,汇聚了超 500 个知名品牌,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的水平,也为县域消费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语:县域消费,下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当乐清的咖啡香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交相辉映,当神木的煤炭产业与仁怀的酱酒文化探索转型,中国县域消费正上演着一场波澜壮阔的 "逆袭之战"。从 "被低估的市场" 到 "增长新引擎",县域消费的崛起不仅重塑着城乡经济格局,更预示着中国消费市场从 "金字塔" 向 "纺锤形" 进化的历史性变革。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消费新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