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趋势:数字与元宇宙的重塑力量
商业新趋势正由数字经济与元宇宙的重塑力量深刻定义。当今时代,这两大领域的迅猛发展与异军突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商业的整体版图与未来走向。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予以扶持,我国更是将其视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构成,《“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挥海量数据与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催生新业态,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此指引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数据足以说明问题:截至 2024 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 6000 亿元,4 年内近乎翻倍,相关企业超 4500 家,注册用户突破 6 亿;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速可观,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上云以降本增效;电商领域中,数字化营销与智能供应链管理让商品流通更高效,也极大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
元宇宙这一融合虚拟与现实的新兴概念,同样在商业领域引发强烈反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其绘制了清晰蓝图,计划到 2025 年在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其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从市场表现看,元宇宙相关投资热度居高不下,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Meta 更名后全力押注,投入巨资研发技术与拓展应用场景;腾讯、阿里等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在游戏、社交、电商等领域积极探索其商业潜力。应用层面,元宇宙已在多个行业有所展现:文旅领域,游客可借 VR 设备沉浸式游览名胜古迹;教育领域,虚拟课堂打破时空限制,丰富了学习方式与体验。
市场现状:批发零售的稳中向好与业态创新
在商业新趋势引领下,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业态创新成效显著,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今年 1-6 月,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 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5.9%,占 GDP 比重 10.3%,足见其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批发业方面,同期商务部重点联系商品市场成交额 2.8 万亿元,其中工业消费品类、农产品类市场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 7.3%、0.1%,前者反映制造业发展与工业消费需求旺盛,后者体现农业稳定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
零售业同样表现亮眼,1-6 月商品零售额 2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5.1%,限额以上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百货店五大业态均呈增长,同比分别为 7.5%、6.4%、5.4%、2.4%、1.2%。便利店因便捷地理位置与 24 小时服务模式满足即时需求,在一线城市繁华商圈与写字楼周边成为上班族首选,销售数据持续攀升;专业店凭借领域内专业优势吸引特定消费者,如电子数码专业店因科技产品更新快、消费者追求新款而销售额增长。
城乡市场保持活跃,客流消费稳中有升。城市中,1-6 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 50 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 5.2%、3.4%;全国 210 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 5510 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 1.25 亿人,便利了居民生活并带动周边商业繁荣,北京部分社区的便民生活圈便是例证。县乡市场活力增强,全国累计建设改造县乡村各类商业网点 15.5 万个,1-6 月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9%;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同期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6.2%、7.0%,江苏盐城盐都区的案例显示,农村电商助力特色农产品外销,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了城市居民生活。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国货 “潮品” 备受青睐。今年以来,超 6600 万名消费者购买 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 1.09 亿台,超 6900 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 7400 万件,全国 8.2 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换购新车 905.6 万辆,1-6 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30.7%、24.1%,这既促进消费升级与产业发展,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国货 “潮品” 兴起体现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各地推进的 2025 “老字号嘉年华” 实现直接销售 27.8 亿元,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 116.2 亿元,1-6 月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 25.2%,部分老字号通过创新重焕生机。
地域商业亮点:河南商业迭代的中原故事
在商业发展的宏大图景中,河南正书写着独特的地域商业篇章,展现出蓬勃活力。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锅圈食汇、巴奴等消费领域现象级企业从河南崛起,为当地商业注入新活力与 “潮” 标签。胖东来以极致服务与人性化管理闻名,免费停车位、购物篮配放大镜等细节回应消费者需求,“员工委屈奖”、充足假期等制度赋能员工,将服务半径约 5 公里的商超打造成零售业标杆,甚至成为河南旅游名片。
蜜雪冰城凭借极致性价比在全球开出数万家门店,从郑州街头小摊起步,构建覆盖全球的原材料采购网络、国内综合性生产基地、自主仓储与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 “最后一公里” 把控,其总部旗舰店成热门打卡地,创下单日 60 万杯销售纪录,形成独特商业集群。
郑州作为省会,商业发展势头强劲,商圈不断迭代升级。6 月 28 日,融合 “盒子 MALL + 开放式街区” 的郑东万象城开业,总建筑面积 24.1 万平方米,定位 “中原极致生活新地标”,采用 “北区购物中心 + 南区漫步街区” 设计,以 “金水流云” 为灵感打造特色空间,引入 540 余家品牌,其中含 100 余家城市首店和 50 余家旗舰店,餐饮业态中近 40% 为郑州首进品牌,其开业填补区域高端商业空白,完善 “金水东路 3km” 区域商业配套,推动郑州商业升级与国际化进程。
郑州商业生态正从单极扩张转向全域共生,从以二七商圈为核心的 “一极多中心” 向多核商圈演变。二七商圈以丹尼斯大卫城为核心,2024 年销售额首次超百亿,成为河南首家百亿商场;花园路商圈在正弘城引领下走轻奢年轻化路线,锁定新生代客群。新兴势力也在重塑商业格局,郑州杉杉奥特莱斯(二七店)、郑州新田 360 广场国贸店北区等项目落地,2024 年 269 家品牌首店入驻创近五年纪录;2025 年 14 个新项目将以 “多元业态 + 空间革命” 重塑消费版图,东站枢纽正从交通节点蜕变为 “流量 - 产业 - 消费三位一体引擎”。
河南商业崛起并非偶然,其广袤的城乡市场、庞大人口基数、坚实的农业与制造业基础,构成天然 “练兵场” 与 “缓冲带”,让企业能沉心提升服务、供应链与产品质量。河南商人坚持长期主义,精准定位、务实重干,专注打磨产品、服务与质价比,为消费者创造极致价值,这已成为豫商文化基因。
创业机遇与挑战:在复杂环境中谋发展
现代商业舞台上,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寻求发展。创业面临多方面挑战:市场竞争白热化,电商领域新兴平台既要与巨头竞争,也要应对同类初创平台挑战;技术更新迅速,企业若跟不上步伐易被淘汰;资金短缺是普遍难题,多数创业企业融资困难,部分因资金问题停滞或倒闭;人才方面,创业企业因知名度和资源有限,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尽管挑战重重,创业企业仍有诸多机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地出台优惠政策,如某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并提供税收减免;市场需求增长变化,健康养生等领域需求大增,为相关企业提供机遇;数字化转型浪潮带来新可能,创业企业可借助先进技术拓展业务、提高效率;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各类平台为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助力其成长。
面对机遇与挑战,创业企业需制定科学策略:聚焦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打造市场优势;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财务管理;重视人才建设,吸引、留住并培养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
个性化营销与共享经济
现代商业竞争中,部分企业凭借创新策略和独特模式脱颖而出,亚马逊和奈飞的个性化营销,以及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模式的实践,都提供了宝贵经验。亚马逊在个性化营销上堪称典范,广泛收集顾客各类数据,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和协同过滤算法进行精准推荐,其个性化推荐系统贡献约 35% 销售额。
奈飞在流媒体领域凭个性化营销成功,收集用户观看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内容推荐算法了解用户喜好并推荐内容,其系统每年为公司节省约 10 亿美元客户流失成本。
共享经济中,共享单车是典型代表。摩拜单车通过智能锁、GPS 定位实现智能化管理,用户操作便捷,还通过大数据优化车辆分布调度,注重品牌建设赢得认可。哈啰单车通过精细化运营和精准定位崭露头角,与支付宝深度合作提高用户黏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共享单车成功源于技术驱动、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有效的管理运营,以及政府支持和良好市场环境。
展望未来,现代商业站在新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经济和元宇宙持续发展,将重塑商业格局,为企业带来创新空间。数字经济领域,各类技术创新融合应用,推动企业高效运营、精准洞察市场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元宇宙将成为全新商业空间,提供新的营销渠道、互动方式和商业模式。
批发和零售业将深化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更明显,供应链优化、渠道协同提升购物体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善促进社区商业繁荣,农村电商迎来更大发展。
地域商业发展将更多元化和特色化,各地依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商业品牌。创业企业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在良好环境中为商业注入活力。企业需拥抱变革,利用新技术新趋势创新优化,以在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迎接商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