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经济稳定之锚与政策驱动力
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波动与演变的当下,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诸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普遍放缓,都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面临巨大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关键支撑力量。
内需,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类消费支出,以及企业为追求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投资活动 。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且至关重要的。从消费层面来看,旺盛的消费需求犹如一针 “强心剂”,能够直接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进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形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举例来说,当居民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时,电子生产企业就会加大生产投入,招募更多员工,这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还使得更多人获得工作机会,收入增加后的居民又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
从投资角度而言,企业的投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大量资本涌入该领域,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购置先进设备,不仅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飞速进步,还带动了电池、充电桩、自动驾驶技术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
更为关键的是,稳定增长的内需能够显著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与外部需求相比,内需受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之际,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口贸易遭受重创,但由于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通过一系列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政策举措,如家电下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成功稳定了经济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幅衰退 。
为了进一步激发内需的活力,国家积极作为,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 “组合拳”,从多个维度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放消费券便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在各大节假日以及消费淡季,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借助线上平台,发放涵盖餐饮、零售、文旅等多个领域的消费券,以此直接刺激居民消费。以某二线城市在今年五一假期前的举措为例,该市发放了总额高达 5000 万元的消费券,市民只需在指定 APP 上参与抢券活动,消费时就能享受满减优惠。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迅速点燃了市民的消费热情,消费券在短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 。据统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该市餐饮行业营业额同比增长了 30%,零售企业销售额也大幅提升,众多商家表示,消费券的发放让原本平淡的市场变得热闹非凡,客流量和销售额均远超预期。消费券就如同开启消费市场的 “金钥匙”,有效拉动了短期消费增长,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
减税降费政策同样在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长期层面为经济发展筑牢根基。国家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多项税费,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9279 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7049 亿元,占比高达 76% 。税费负担的减轻,使得企业拥有更多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开展创新研发以及提升员工福利。例如,一家小型制造业企业,去年通过减税降费政策节省了 50 万元资金,企业利用这笔资金购置了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了 20%,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订单量稳步增长 。减税降费政策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还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进而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刺激了消费需求 。
政策组合拳,激活内需新动能
(一)消费券:短期消费的强力助推
在促进内需的政策体系中,消费券作为一项立竿见影的举措,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节假日、消费淡季等关键节点,通过线上平台广泛发放消费券,涵盖餐饮、零售、文旅等多个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以绍兴为例,今年年初,绍兴市发放了 5000 万元 “普惠民生” 消费券,主打全品类、低门槛等特点。此次派券共 188.33 万人次参与,惠及商户 9.1 万户,累计带动消费 2.49 亿元,撬动比高达 5.1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测算显示,国内大部分城市政府 1 元的有效补贴大概能够带动 3.5 元的新增消费,而绍兴的这一数据无疑表现亮眼 。在绍兴的街头巷尾,消费券的使用场景十分广泛,路边的小饭馆、小超市、小菜场门口,随处可见 “可用消费券” 的标识。一家水果店老板表示,自从张贴了消费券可用的标识,店里的客流量明显增加,不少顾客就是冲着消费券来的 。
青岛在新春期间发放的消费券同样成效显著。从 1 月 26 日首日发放至 2 月 18 日,全市已核销迎新春消费券超 40 万张,直接拉动消费 1.1 亿元 。在崂山金鼎广场,“满 300 元减 60 元”“满 100 元减 20 元” 等不同面额的消费券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春节期间,礼盒热销,消费者为了达到满减门槛,往往会增加购买商品的数量,使得客单价有所提高。餐饮消费券也大受欢迎,位于崂山金鼎广场 6 层的一家锅贴门店,自 1 月下旬以来,客流整体增长约 20%,超过三成的客人结账时使用消费券,门店的客单价提高了 10% 左右 。
这些实例充分表明,消费券能够直接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和消费额,为消费市场注入一针 “强心剂”,成为拉动短期消费增长的强力助推器 。
(二)减税降费:企业发展的长效扶持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从长期层面为经济发展筑牢根基,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意义深远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多项税费,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专注于生产经营与创新发展 。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9279 亿元,这一庞大的资金规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 7049 亿元,占比高达 76%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能够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
以一家小型制造业企业为例,去年该企业通过减税降费政策节省了 50 万元资金。企业利用这笔资金购置了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了 20%,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企业能够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订单量稳步增长 。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企业的营收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 。
再如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企业享受各项税收减免共计 6012 万元。这笔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创新研发,企业得以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卫华集团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减税降费政策不仅能够直接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还能通过促进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刺激消费需求,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百货业困境:电商冲击与需求之变
(一)电商冲击:市场份额的无情蚕食
在政策为内需市场注入活力的大背景下,百货业却深陷发展困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百货商场作为城市商业的核心载体,是人们购物、休闲的首选之地。在过去,每至周末或节假日,人们热衷于在百货商场中悠然漫步,精心挑选心仪的商品,商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
然而,时过境迁,电商的迅猛崛起,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对传统百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只需动动手指,消费者就能在电商平台上轻松浏览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商品,下单后商品还能直接配送到家,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传统百货业的市场份额被电商不断蚕食,线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 30% 攀升至 4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货业的销售额增速逐年放缓,不少百货商场甚至出现了销售额负增长的情况 。据统计,2024 年 1 - 6 月份,限额以上百货店零售额同比下降 3%,是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下滑最为明显的业态 。2024 年上半年,百货零售行业 30 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050.84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5.03%;合计实现净利润 42.19 亿元,同比下降 36.19% 。众多曾经辉煌一时的百货商场,如今门可罗雀,经营状况惨淡 。
(二)需求转变:消费体验的全新追求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让百货业措手不及。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购物行为,他们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年轻消费者渴望在购物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休闲、娱乐、社交等一站式服务,比如在商场里看一场电影、品尝各地美食、参加主题活动等,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
而传统百货业千篇一律的商品陈列和单一的购物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走进大多数传统百货商场,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相似的品牌布局和陈旧的装修风格,缺乏独特的吸引力和创新元素 。消费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购物,很难获得新鲜感和愉悦感,导致对百货商场的兴趣逐渐降低,百货商场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一项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调查显示,超过 70% 的受访者表示,相比传统百货商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多元化体验的购物中心或线上购物平台 。在他们看来,传统百货商场的购物体验过于单调,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品质和个性化的追求 。
新华百货的创新变革之路
在百货业积极寻求转型突破的浪潮中,新华百货脱颖而出,凭借独特的多业态协同发展模式和大胆的场景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一)业态协同: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新华百货长期深耕零售主业,构建起了 “百货 + 超市 + 电器” 的多业态协同发展格局 。在这个格局中,各业态之间紧密协作,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着新华百货的发展。从营收占比来看,超市业态是新华百货营收的主要贡献力量,2025 年上半年占比达 67.37% 。超市凭借其广泛的门店布局和丰富的日常商品种类,深入居民生活,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就像一条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为新华百货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 。百货及购物中心业态则以其高端的品牌形象和丰富的购物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和时尚消费的追求,占比 9.44% 。在这里,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商品,还能享受到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成为城市时尚消费的重要场所 。电器通信业态占比 22.6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电和通信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该业态凭借专业的产品知识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类高品质的电器和通信产品,在新华百货的业务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各业态之间的互补作用十分显著。超市的高频消费属性吸引了大量客流量,这些客流量为百货和电器业态带来了潜在的消费人群 。当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可能会顺便逛逛百货商场,购买一些服装、化妆品等商品,或者去电器门店挑选心仪的家电产品 。百货业态的高端形象和丰富的品牌资源,又提升了整个商业体的档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前来,进而带动超市和电器业态的销售 。电器业态则以其专业性和时尚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科技生活的追求,与百货和超市业态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共同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购物选择 。这种多业态协同发展的模式,就像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大大增强了新华百货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稳步前行 。
(二)“胖改店” 战略:场景创新的深度实践
在场景创新方面,新华百货的 “胖改店” 战略备受瞩目 。新百超市首家 “胖改店” 于 9 月 19 日在宁夏吴忠万达广场正式开业,标志着新华百货新质零售战略进入全面落地阶段 。这家 “胖改店” 是在学习胖东来调改超市经验的基础上,推行新质零售战略的核心载体,旨在通过商品精简、供应链优化与场景体验升级,打造高性价比、高效率、高体验的新型门店模式 。
走进这家 “胖改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舒适温馨的购物氛围 。门店通过优化动线设计,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更加流畅自然,减少了不必要的行走距离,提高了购物效率 。柔和的灯光照明,给人一种放松愉悦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的购物空间 。生鲜品类的品质与视觉呈现得到了极大强化,新鲜的蔬菜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色泽鲜艳,让人看了就有购买的欲望 。在商品策略上,“胖改店” 积极响应公司 “持续高标准” 的运营理念,大幅精简 SKU,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商品种类,让消费者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同时,强化生鲜和自有品牌占比,生鲜商品的新鲜度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自有品牌商品则以其高性价比和独特的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全面提升了商品的质价比水平,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
在供应链与运营模式方面,“胖改店” 依托新华百货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 “仓店一体” 模式,支持 “30 分钟送达” 的即时履约服务 。消费者在店内购物时,如果遇到急需的商品,或者不想自己携带,只需下单,就能在 30 分钟内收到商品,这种高效的配送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同时,“胖改店” 整合社群拼团、抖音本地生活等线上渠道,初步实现了全域营销与服务闭环,进一步强化企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都能享受到便捷的购物服务和优质的商品,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购物的便捷体验 。“胖改店” 开业后,客流量和销售额都取得了显著增长,开业三天人流量达到了 10 万人,远超预期,销售额也大幅提升,成为新华百货场景创新的成功典范 。
(三)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的变革引擎
新华百货深知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果 。早在多年前,新华百货就携手 “多点” 等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经过近 8 年持续打造,“多点” APP 已积累近 800 万会员,会员体量位居西北地区前列,线上月活跃会员近百万 。这个 APP 不仅成为新华百货连接消费者的核心纽带,更构建起宁夏规模最大、商品最丰富、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生活服务平台之一,为后续精准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
通过 “多点” APP,消费者可以轻松实现购物、积分加价购、满减满赠、即时配送等功能 。在家中,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浏览新华百货丰富的商品种类,下单后商品还能快速配送到家,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对于喜欢线下购物的消费者,新华百货打造的智慧商圈则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智慧商圈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消费者在商圈内购物时,不仅能享受到线下实体店铺的优质服务和真实体验,还能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更多的优惠信息、商品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例如,消费者在逛百货商场时,打开手机 APP,就能收到商场内各个店铺的实时促销信息,以及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推荐的商品,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协同引流 。
新华百货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了再造 。依托数字技术,深度挖掘会员消费数据,为每位会员构建 “消费画像”,精准分析其消费喜好、来店频次、需求痛点等信息 。基于这些画像,新华百货能够优化服务策略,线下结合会员需求调整商品陈列与促销活动,真正实现了 “线上线下协同引流、多渠道一体化运营”,大幅提升了会员黏性与消费转化率 。在商品采购环节,数字化技术能够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精准预测商品需求,优化采购计划,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物流配送环节,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智能调度,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政策与市场:机遇的曙光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下,新华百货迎来了诸多利好机遇,这些机遇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广阔空间。
政策支持无疑是新华百货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国家积极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消费券的发放犹如一场及时雨,直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银川,政府借助 “双十一” 活动契机,开展 “银川人的线下双十一” 促消费主题活动,统筹 2000 万元发放各类消费券,其中百货、超市消费券共 1000 万元 。新华百货新百中心 A 馆在消费券发放后,客流量同比增长了 36%,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43%,创造了历史新高 。这充分表明,消费券的发放让消费者的购买力显著增强,更多人愿意走进商场购物,为新华百货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
减税降费政策同样为新华百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多项税费,企业的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这使得新华百货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创新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上 。以新华百货旗下的一些小型零售门店为例,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这些门店节省了大量资金,得以对店铺进行装修升级,优化购物环境,同时增加了商品种类和服务项目,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
消费市场的复苏也为新华百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有所提升 。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愿意在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进行消费,这正好与新华百货多业态协同发展所提供的一站式购物和多元化体验服务相契合 。在一些节假日和周末,新华百货的各个门店人流量明显增加,消费者不仅在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会在百货商场挑选时尚服装、化妆品等,在电器门店选购家电产品,享受一站式购物的便捷与乐趣 。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华百货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新华百货能够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通过分析消费者在 “多点” APP 上的购物数据,新华百货可以清晰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偏好的商品种类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商品推荐和促销活动 。当消费者在 APP 上浏览过某类商品后,新华百货可以推送相关的优惠信息和新品推荐,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转化率 。数字化技术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物流配送环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货物的实时跟踪和智能调度,确保商品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
(二)竞争与需求:挑战的阴影
尽管新华百货在发展过程中迎来了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犹如阴影,笼罩着新华百货的前行之路。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是新华百货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百货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众多零售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和突破,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 。不仅有传统百货企业的竞争,还有电商平台、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多元化业态的竞争 。电商平台凭借便捷的购物方式和丰富的商品种类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购物中心则以其一站式的购物、娱乐、休闲体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集购物、餐饮、娱乐、电影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便利店以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即时性的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应急需求,在社区、写字楼附近随处可见,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新华百货需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
消费者需求的多变性也给新华百货带来了挑战。如今的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他们对购物环境、商品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希望在购物过程中不仅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还能享受到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体验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新华百货不能及时洞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整商品结构和服务策略,就很容易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例如,在生鲜食品领域,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有机蔬菜和水果,如果新华百货的超市不能提供丰富的有机生鲜产品,就可能会错失这部分市场份额 。
技术创新的压力同样不可忽视。虽然数字化技术为新华百货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技术创新的压力 。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零售模式,新华百货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研发和系统升级 。这不仅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还需要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 。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如果新华百货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户服务、精准营销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新华百货不能及时引入和应用这些技术,就可能会影响客户服务质量和营销效果 。在客户服务方面,人工智能客服可以实现 24 小时在线服务,快速解答消费者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如果新华百货仍然依赖传统的人工客服,就可能会在服务效率和质量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
行业借鉴与未来展望
(一)经验之鉴:行业发展的参考
新华百货在政策激活内需的大环境下,通过多业态协同、场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业态协同方面,新华百货构建的 “百货 + 超市 + 电器” 多业态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各业态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超市业态凭借广泛的门店布局和丰富的日常商品种类,深入居民生活,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百货及购物中心业态以高端的品牌形象和丰富的购物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生活和时尚消费的追求;电器通信业态则凭借专业的产品知识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业务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业态之间相互引流、协同发展,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其他企业在业态布局和整合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
在场景创新方面,新华百货的 “胖改店” 战略对商品、供应链和场景体验进行升级,打造出高性价比、高效率、高体验的新型门店模式 。通过优化动线设计、强化生鲜品类品质与视觉呈现、精简 SKU、提升自有品牌占比等举措,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同时,实施 “仓店一体” 模式,支持 “30 分钟送达” 的即时履约服务,整合线上渠道实现全域营销与服务闭环,为行业在场景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方面树立了标杆 。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新华百货与 “多点” 等平台合作,打造了 “多点” APP,积累了大量会员,构建起生活服务平台 。通过该 APP 实现购物、积分加价购、满减满赠、即时配送等功能,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企业运营流程进行再造,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引流、多渠道一体化运营,精准分析会员消费数据,优化服务策略,提升了会员黏性与消费转化率 。这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举措,为行业在数字化运营和精准营销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二)未来蓝图: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愿景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对内需市场的持续支持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复苏,新华百货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
在多业态协同方面,新华百货将进一步深化各业态之间的融合,拓展业务领域,开发新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百货业态中引入更多体验式消费项目,如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超市业态中加强生鲜供应链建设,与更多优质供应商合作,确保生鲜产品的品质和供应效率 。通过不断优化业态协同模式,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
在场景创新方面,新华百货将持续推进 “胖改店” 战略,将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门店,不断优化商品结构和服务体验,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零售场景 。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特点和需求,对门店进行个性化改造,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零售场景 。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新华百货将加大投入,利用新兴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推荐等功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深入分析消费者需求,优化商品采购和库存管理 。加强与线上平台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服务 。
从行业角度看,百货业也将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不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将借鉴新华百货等企业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场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之路,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百货业将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数字化技术将在百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提升行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的持续支持将为百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百货业的健康发展 。


![《现代商业》杂志征稿函[list:jibie] [list:zhouqi]](/static/upload/image/20251014/1760434003116724.jpg)
![现代商业杂志2025年10月第20期目录[list:jibie] [list:zhouqi]](/static/upload/image/20251104/1762243489601608.jpg)
![现代商业杂志2025年10月第20期封面[list:jibie] [list:zhouqi]](/static/upload/image/20251104/1762243441765766.jpg)
![现代商业杂志2025年10月第19期目录[list:jibie] [list:zhouqi]](/static/upload/image/20251022/1761096032866484.jpg)
![《现代商业》杂志发行情况[list:jibie] [list:zhouqi]](/uploads/220502/17-220502133J1235.jpg)
![《现代商业》稿件模板范文[list:jibie] [list:zhouqi]](/static/upload/image/20241209/1733711300842260.png)
![《现代商业》杂志投稿须知[list:jibie] [list:zhouqi]](/uploads/220523/17-2205232146252P.jpg)
![《现代商业》杂志栏目介绍[list:jibie] [list:zhouqi]](/uploads/220519/17-22051921225LM.jpg)
![《现代商业》杂志创刊时间|主办单位[list:jibie] [list:zhouqi]](/uploads/220512/17-220512201I9420.jpg)
![《现代商业》杂志投稿版面要求[list:jibie] [list:zhouqi]](/uploads/220501/17-220501141Ab59.jpg)
![《现代商业》杂志社编委会成员[list:jibie] [list:zhouqi]](/uploads/220501/17-220501142PM6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