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区域经济
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大庆市转型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董洪梅  大庆市委党校  黑龙江大庆  163000

 

项目基金: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DSGB 2018035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粗放式发展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市竞争力和经济效率低下,城市转型发展任务紧迫。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要想顺利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标,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途径。本文探讨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助推作用,以期提升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转型,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石油化工和高端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19-0066-02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概述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林菲尔德于1966年提出,是指直接或间接为工业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性中间环节和纽带。特别是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尤为紧密。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制造业价值链条的诸多环节,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进而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另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的依赖,实现资源型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大庆要想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标,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途径。

 

二、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绝对规模来看,从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间,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法人单位数由5755个增加至16987个。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顺应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的要求,逐渐成为大庆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力量。??

2.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性的特点,相比较于传统的制造业部门,在吸纳人才、增加就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2012年至2016年的五年间,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由95297人增加至108964人。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就业变化的趋势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就业人数略有下降,而金融业吸纳就业人数则大幅度上升。

(二)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全面的发挥,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错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尤为紧密。制造业规模的扩张会带来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也会带动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大庆市接续制造业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供给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大庆经济对石油相关产业的依赖,改变了资源要素的分布结构,资源型产业部门产生了严重的吸纳和挤出效应,人力、技术、管理等资本流向分化严重。生产性服务部门大多服务于资源型产业部门,而接续制造业中企业生产需要多种专业服务,大庆市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尚不具备相应的供给能力。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目前,大庆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大都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例如,金融业法人单位数量由2012年的169个增加到229个,但大多是各大银行设置的营业网点,金融业领域高级别的业态形式则相对欠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都是一些快递型企业,现代物流、智慧物流等高端业态则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层次低,有效供给不足,对其他行业的服务支持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3.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法人单位数位居生产性服务业之首,吸纳就业人数位于第三位,但是作为传统服务业的代表,其行业内竞争激烈且利润空间小,发展空间受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规模较小,速度缓慢,并且吸纳就业人数有下降的趋势。从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2016年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2.61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6%;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总比例不足15%,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4.生产性服务业缺乏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本、知识技术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大庆市虽然有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但大庆的高端教育、科研资源依然较为缺乏,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尤为不足。另外,整个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大庆市也不例外。因此,双重的困境导致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产业创新和发展动力不足。

5.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缺少领军企业带动。领军企业是一个行业发展水平、竞争实力的主要标志,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偏小,行业内缺少体量大、实力强的领军企业,无法形成对整个行业有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企业多而不强、小而不专,因此综合竞争力较弱。

6.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庆市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其市场化程度明显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的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程度不够。不利的外部环境导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资源流入不足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接续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持、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推动大庆市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本课题针对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生产性服务业引领资源型产业升级

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利用原有的基础,稳定油气板块、做强“油头化尾”板块,这就需要以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服务延长资源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推进资源型企业转型。因此,针对资源型产业链短、高耗能、附加值低等问题,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升资源型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以资源型行业供应链为纽带,有效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使上游、中游、下游产业能够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进而推进资源型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重构。

(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接续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大庆市转型发展要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产业、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升级中高端食品产业、打造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接续产业,明显具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因此,大庆市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引导接续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在企业内部、产业链以及区域内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延 伸。同时,通过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持,促进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发展。

(三)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以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

围绕大庆城市转型目标,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调整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效率,以推动大庆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增长快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要重点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平衡发展,促进服务业经济总量扩张,提升产业层次和行业竞争力。

(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应当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重点行业优先扶持,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第一,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宽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第二,发展现代智慧物流业,以“互联网+物流+商流+金融”的模式推动传统物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第三,扩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的发展规模,并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第四,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向智能化升级。

(五)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城市转型提供高端服务

大庆要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接续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提供高端服务。一方面,鼓励大庆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接,构筑新的“科技高地”和“人才高地”。另一方面,引进行业发展急需人才以及留住高素质人才,才能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中各行业人才结构的不平衡问题。

(六)提升高端服务外包业竞争力

要对大庆服务外包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提升,依托于高新技术提升大庆服务外包业的层次,同时政府也要不断完善促进政策,第一,加强对全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指导,在资金、土地、人才等多方面要给予政策支持。第二,政府应制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服务外包产业的布局。第三,积极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能力。

(七)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开放水平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整体规划等方式,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布局,促进其集群化发展,发挥规模效益。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龙江丝路带”建设为发展契机,积极主动的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加大对外资的吸收和利用,充分利用国外高端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示范效应,促进大庆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优化升级,进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纯、张晴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SFA-面板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

[2]冯广宜、郑耀群.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程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7(12).

[3]董洪梅、董大朋.大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4]巴永青、苗俊涛.黄河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与策略[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1).

关键字: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