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现代商业》杂志社-官方网站在线投稿平台
 金融视线
商业银行国内保险借贷业务的风险特征与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发布:《现代商业》杂志社

 摘要: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指导政策发生了变化,希望有能力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也是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反思。  因此,从2010年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逐步放宽了对境内机构的开户担保要求。政策宽松主要是从流程上简化对担保人主体资格、担保金额、担保人资信的审查。  同时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物权担保等多种业务模式的实施细则。  2014年年中,《关于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的通知》(简称“29号文”)发布,商业银行内保外贷业务也迎来了2010年以来的发展“第二春”,为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开放宽松的政策无法得到配套制度和监管的支持,导致风险激增。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些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保险和外部贷款;风险;管理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在“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企业为了站稳脚跟,对内保外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21世纪以来,我国大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关联公司,拓展国外市场自然需要资金的保障。但由于长期的国内环境,他们对国外的信贷机制并不了解,很难获得贷款支持,导致很多国内企业一踏上国际舞台就面临严重的融资困难。  据此,我国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内保外贷业务,以确保国内企业的海外子公司能够解决资金问题。  随后,外管局也在考虑政策支持,逐步放宽境内机构跨境担保的流程要求。国内保险和国外贷款业务开始逐步发展壮大,更多“走出去”企业满足了海外融资需求。  2014年,新政进一步统一了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政策并基本实现跨境担保可兑换,取消或大幅简化了跨境担保相关行政审批,进一步推进了资本项目可兑换,为商业银行内保外贷业务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一、内保外贷业务概述

内保外贷业务是指某国商业银行向其境外企业提供融资性涉外担保的业务,即境内银行需要根据境外企业的境内总行(或母公司)的申请,向境内商业银行提供并出具无条件、不可撤销的反担保。对于境外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借款人)或参股企业,我行将向我行境外分支机构或有授信额度的境外代理行发送保函,由境外机构为借款人提供融资服务。  

内保外贷业务特点:

(1)符合国家提倡的“走出去”政策,拓展了我国企业在境外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简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流程;(3)实现了内资企业与内资银行的“双赢”,因为企业可以获得融资,而内资银行的内保外贷是表外项目,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还可以为中间业务增加收入。  

 

二。内保外贷业务风险

目前,内保外贷业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不断简化经营过程中的障碍,支持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舞台,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开展融资业务,为海外市场拓展和项目开发提供了基础。  而商业银行在内保外贷业务上有很多优势,所以也非常重视这项业务的发展。甚至各大商业银行都出现了内保外贷的紧张局面,这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高度重视风险,加强商业银行对该类业务所产生风险的控制能力。  但是,商业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一)政策风险

201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发展迅速,甚至出现井喷现象。  本质上,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管局在政策上放松了对企业的限制,但政策的逐步放松也预示着风险的加重。  尽管国家外汇管理局不断表示将关注市场反馈和政策需求,加强跨境担保业务数据统计监管,督促非现场核查和风险管理,为未来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国内的保险借贷业务也需要外管局或者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在其业务扩大、涉及事项逐渐复杂化的过程中,会有相应的新政策出台,导致该业务的风险发生变化。  此外,国内保险贷款业务还涉及部分境外主体,境外国家政策和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该业务的实际开展,可见可能受到双重政策风险的影响。  

(二)操作风险

目前内保外贷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整个业务模式和日常运营都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变革的阶段,尤其是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法律法规知识等综合素质条件有待提高。此外,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存在许多漏洞和差距。  /h/】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近几年内保外贷业务的发展,其业务模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结构的复杂化和系统化。  比如内保外债、可转让内保外债、内保外债证券化,以及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内保外债等。  这些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和利润空间,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在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中,任何制度上的空白都会成为风险爆发的漏洞,这给我国商业银行尚不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涉及跨境担保工具、相关国际惯例和风险控制措施时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  或者,不成熟的业务人员在开具跨境融资保函或备用信用证时,对可能出现的不利隐性条款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对申请人和担保业务背景调查不充分,会给商业银行内保外贷业务带来风险。  

(三)信用风险

由于贷款涉及国内和国内金融机构,其资金也涉及两国相对汇率的变化。一旦汇率发生变化,受利益驱动的企业很难避免信用受损,从而导致银行风险。  比如,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境内企业在境内银行的信用担保下获得低利率的境外货币贷款,境内银行获得存款规模增加和中间业务利润的收益,企业借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低财务融资成本,境外银行在该业务中获得稳定的贷款利息;但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当人民币汇率变动预期长期贬值时,企业可能会放弃人民币担保的保证金,转而持有高价值的境外货币资金贷款,不再按时归还。因此,这就构成了内保外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内保外贷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币值变动带来的风险,二是发展内保外贷的部分初衷没有实现。用这项业务扩大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率的前景存在误差。相反,海外资本以各种形式涌入内地,给我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宏观调控。  

(五)套利风险

套利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利差套利和汇率套利。前者是企业有目的地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流入境内后获取高收益的套利模式,是基于境内存款利率高于境外信贷外汇贷款利率的模式;后者是人民币市值波动产生的模型。  汇率差套利影响巨大,不仅导致热钱跨境流动,还会使流入国币值剧烈波动。其全面冲击后,不仅给单个商业银行造成损失,还会导致金融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保险和国外贷款业务的逐步扩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许多企业的融资套利渠道,也使得许多企业的海外资金回流国内。  很多企业为了获得国内保险和国外贷款业务的资金支持,甚至通过伪造贸易背景和记录,获得国内资本质押办理国内保险和国外贷款,然后借用境外关联公司在境外收取外币贷款,再借用公司经常项目将外汇流入国内进行结汇,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借用两地的利差和汇差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套利的非法目的。  事实上,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容易因外汇储备的压力而引发风险。  此外,中国的政策和流程不断放宽,很难在短时间和简单的流程内充分审查资金的用途和去向。很难把握资金的真实用途和可能的回报。  

 

三。商业银行内保外贷风险管理策略

虽然内保外贷是引发风险的重要渠道,但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极应对风险,而不是限制业务发展,谨慎维持国内保险和国外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商业银行内控体系中的内保外贷控制

首先,商业银行应完善自身在内控体系控制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在业务开展前严格比对和审核必要的信息,在业务发生后严格跟踪和调查业务涉及的资金流向。  虽然内保外贷业务涉及境外银行和企业,但业务过程中不能放松和忽视与境外分行或代理行的沟通、交流和业务跟踪,严格控制风险。  

(二)加强政策风险的防控

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肯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跟随宏观环境的变化。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有专门的、专业的人员来监控国内外政策和形势的变化,以确保自身利益能够从不断变化的政策中退出,或者在政策发生变化时能够积极应对。  国内商业银行也应在本国积极与外管局沟通,尽快熟悉新的业务登记和申报程序,并必须遵循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绝不违规办理业务。  

 (3)合理开展内外部业务,积极化解潜在风险

业务发展应以银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采取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境内分行应严格履行融资担保过程中的指标、客户评级、保证金比例、保证金监管和业务期限等管理要求,不得在不合理、不合规和特殊情况下对客户变更评级标准和保证金比例,不得放松对保证金的监管要求。  海外分行应根据申请用途发放贷款和支付款项,积极加强对海外担保人账户资金的监控和业务状况的持续跟踪检查,判断使用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客户业务是否正常,确保贷款发放符合监管要求,防止贷款非法流向其他渠道。  

(四)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跨境资金流动和违法犯罪活动

首先,我国外汇局和人民银行从最高层面规范违法行为,制定和完善业务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监管机制,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影响市场正常运行。  其次,海关、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要相互配合,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共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和控制骗取银行信贷资金、虚假贸易和虚假内保外贷等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非法交易资金的交付渠道和非法资本外逃的方式进行监管,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  

 (5)关注还款资金来源,把握客户和项目的偿付能力

境内外分行在受理内保外贷申请时,需要判断客户的需求,同时考察其真实目的,以确定是否真正适合内保外贷的要求。  境内分行应严格比对其保函业务,在相应规定的指导下,判断业务申请客户的信用等级分析和保证金来源。  海外分支机构需要相互配合,加强征信,共享调查信息,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  

 

 

结语: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坚实的踏板。  然而,在给企业和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风险。商业银行应以积极的态度控制和管理风险,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健康开展内保外贷业务,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彦.银行内保外贷业务的风险管理[J].中国外汇,2014,23:82-84.

[2]杜洋.浅析商业银行内保外贷业务的风险及对策[J].商,2015,25:166+164.

QQ在线编辑

  • 在线咨询
  •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投稿咨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