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学术期刊投稿采编平台官方网站

 资讯聚焦
零售新赛道:从“绿”出发,抢占可持续消费高地
发布时间:2025-11-05 点击: 209 发布:www.xiandaishangye.cn 编辑:马建伟

零售新赛道:从“绿”出发,抢占可持续消费高地.jpg


绿色浪潮:零售企业的转型号角

在当今时代,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愈发高涨,这股浪潮正深刻地影响着各个行业,零售企业首当其冲。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觉醒,他们对商品的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和质量,产品的环保属性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举措,逐渐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愈发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对零售企业的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推动整个行业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零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从市场角度来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战略,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商品和服务,就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从环保层面来说,传统零售模式在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包装、供应链运输,还是店铺运营,都存在着资源过度消耗和废弃物大量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与当下全球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在这种环保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零售企业的绿色转型已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号召的必要举措,更是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绿色转型不再是企业可做可不做的 “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 “必答题”。

包装减碳:小包裹,大改变

(一)现状:包装之 “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次收到网购的商品,打开层层包裹时,或许未曾过多留意这些包装的去向。但事实上,零售包装正面临着严峻的 “垃圾围城” 困境。随着电商和零售业的蓬勃发展,包装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 2023 年快递包装废弃物总量已近 2000 万吨,这些废弃物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于填埋,焚烧处理时还会产生有害气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

除了污染问题,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也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多商品为了追求美观和防护效果,采用了多层、豪华的包装设计,其中不乏大量难以降解的塑料、泡沫等一次性材料。这些材料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石油、木材等自然资源,而它们在完成 “使命” 后,大部分却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一些精美的礼品盒,往往只使用一次就被丢弃,盒内复杂的填充物和装饰材料,更是增加了回收的难度和成本。

(二)零售企业的减碳行动

面对包装带来的种种问题,不少零售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包装减碳的有效路径。

沃尔玛作为全球知名的零售巨头,在包装减碳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它推出的 “供应商减排激励” 计划,鼓励供应商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并使用环保材料。例如,沃尔玛与部分供应商合作,将一些商品的包装改为可折叠、可重复使用的设计,这样不仅减少了包装材料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储存,还降低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此外,沃尔玛还积极推动供应商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如生物基塑料等,这些材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较快分解,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

国内电商巨头京东,围绕减量、复用、回收、降解等方向持续探索绿色包装。2024 年,投放减量化的 X 系列纸箱 8.6 亿个,投放循环保温箱 96 万个,二次纸箱回收再用次数超过 2.9 亿次,在包装环节实现碳减排超 12 万吨。山姆会员店则联手农夫山泉推出无标签饮用天然水,摒弃所有塑料标签,每年可减少 34 吨塑料使用,实现碳减排 200 吨。这些企业通过实际行动,为包装减碳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三)面临挑战与解决思路

零售企业在推进包装减碳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诸多挑战。

成本问题是首要难题。可降解材料、环保包装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往往较高,这会直接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如果企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若企业自行承担,则会压缩利润空间。例如,一些生物降解塑料的价格是普通塑料的数倍,这使得许多企业在选择包装材料时犹豫不决。

技术层面也存在瓶颈。目前,部分环保包装材料的性能还无法完全满足零售商品的包装需求。比如,一些可降解材料的强度、防潮性、保鲜性等不如传统材料,在保护商品、延长商品保质期方面存在不足。此外,包装回收体系不完善,回收渠道不畅,也导致很多环保包装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和再利用,降低了企业和消费者使用环保包装的积极性。

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同样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消费者习惯了传统包装的外观和使用方式,对环保包装可能存在认知误区,认为环保包装在质量、安全性或美观度上不如传统包装。例如,无标签产品刚推出时,就有消费者对产品的真伪和质量产生疑虑,担心没有标签无法获取产品的详细信息。

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在成本控制上,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和采购环保材料,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使用环保包装。技术研发方面,加大对环保包装技术的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攻克技术难题,提高环保包装材料的性能。同时,建立和完善包装回收体系,加强与社区、回收企业的合作,拓宽回收渠道,提高回收效率。针对消费者认知问题,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环保包装的知识和优势,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接受度 。

旧物回收:变废为宝的新潮流

(一)旧物回收的崛起

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深入人心,旧物回收逐渐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新潮流。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那些被闲置或丢弃的物品,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可以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减少资源的浪费。

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旧物回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诸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身于旧物回收领域。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旧物回收企业创造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关注和投入到这个行业,进一步推动了旧物回收市场的繁荣。

(二)零售企业的创新模式

面对旧物回收这一新兴市场,众多零售企业纷纷积极探索创新的回收模式,力求在这个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绿叶便利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与当地旧物回收中心展开深度合作,在店内专门设置了回收专区。顾客可以将家中的空瓶罐和其他可回收物带到这里,这些物品能够兑换积分,而积分又能用来换取相应的环保小礼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有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例如,一位经常光顾绿叶便利店的居民表示,自从有了这个回收专区,他不再随意丢弃家中的空瓶罐,而是积攒起来拿到店里兑换积分,既能为环保出一份力,又能得到实用的小礼品,感觉非常有意义。

萤火虫项目则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回收服务平台,集回收、支付、零售于一体。通过智能回收系统、智能分单系统、智能运力系统以及积分系统、支付系统和会员系统,萤火虫实现了废旧纺织品从产生、收集、转运、分拣到终端处理的数字化全链路闭环。用户、商户、物流和终端分拣处理厂家均可在平台上开展回收业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生态。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旧衣回收服务,还通过积分激励机制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真正实现了闲置物品的价值最大化 。

贵阳供销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聚焦 “两新” 政策,创新回收模式,与苏宁、红星美凯龙等家电以旧换新定点销售企业合作,建立 “购买+回收” 一条龙服务模式,让新家电购入和老家电回收同步完成,旧家电被运到公司建设的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进行拆解。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家电的需求,又解决了旧家电的处理难题,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据统计,该公司每个月要拆解废旧家电约 10 万台,汽车 2000 余台,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

(三)发展前景与现存难题

旧物回收市场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类废旧物品的产生量也在持续增加。这意味着旧物回收市场拥有着丰富的 “原料” 来源,潜在的市场规模巨大。从经济层面来看,旧物回收再利用能够降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旧物回收市场规模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然而,当前旧物回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回收渠道不够完善,导致很多废旧物品无法及时、有效地被回收。部分地区回收点布局不合理,居民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合适的回收点;一些小型回收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和运营,回收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回收行业的形象和发展。处理技术水平有限也是一大挑战,对于一些高价值的废旧物品,如电子垃圾等,现有的处理技术难以满足高效、环保的要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回收成本较高,而回收物品的销售价格却不稳定,导致很多回收企业盈利能力较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消费:新的竞争焦点

(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可持续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环保属性、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消费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中,全球范围内表示会优先选择环保产品的消费者比例持续上升。在中国,这一趋势也十分明显,有超过 70% 的消费者表示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产品的环保因素。年轻一代消费者,如 Z 世代和千禧一代,更是可持续消费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成长于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对环境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溢价。相关数据表明,Z 世代中,有高达 82% 的人愿意为环保产品多支付 15% 以上的价格,这一比例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中也达到了 63% 。

(二)可持续消费如何赋能零售企业

可持续消费理念的兴起,为零售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从品牌形象塑造方面来看,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零售企业,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通过减少包装废弃物、开展旧物回收等绿色行动,向消费者传递出环保、负责的企业价值观,从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例如,全食超市一直致力于推广有机、天然的食品,采用环保包装,并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这使得它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环保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注重生活品质和环保的消费者。

成本控制也是可持续消费为零售企业带来的重要优势。虽然在绿色转型的初期,企业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环保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供应链优化,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如采用节能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费用支出;优化供应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废弃物处理成本 。

吸引消费者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可持续消费对零售企业的又一重要赋能。在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零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举措能够吸引更多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一项针对零售市场的研究表明,与没有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企业相比,积极践行可持续消费的企业在市场份额增长、客户忠诚度提升等方面都表现更为出色。例如,英国的玛莎百货通过推出 “计划 A” 可持续发展战略,涵盖了从绿色供应链到减少店内废弃物等多个方面的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新客户,还提高了老客户的忠诚度,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 。

破浪前行:零售企业的未来蓝图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浪潮中,零售企业通过包装减碳和旧物回收等一系列绿色举措,不仅在环保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绿色转型让零售企业收获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运营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成功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

展望未来,零售企业绿色转型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高效、低成本的环保包装材料和先进的旧物回收处理技术,为零售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将持续提升,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绿色消费,这将进一步推动零售企业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

零售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持续加大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力度,不断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只有这样,零售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零售企业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引领可持续消费的新潮流,开启零售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


上一篇:零售新引擎启动!品牌如何抓住34.96%消费者的新兴趣     下一篇:没有了!